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051新四大家族(1 / 2)

0051新四大家族

想不到第一次进宫会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范二想想也是醉了。

范二正自惆怅时,牛车便已上了朱雀航,随后沿着朱雀大街一直向北,又很快把盐市口、太社和太庙甩到了后面。

再往北走,在车上就能看到两边的百官府舍了,看到皇城的正门时车子又拐上了右侧的驰道。。

走了一段驰道后,车子在津阳门前停了下来。

容小意出示腰牌后,禁卫们才把门打开来。

进了皇城后,车子便继续往宫城的端门而去,端门是特意为外邦使节开启的,如今范二享受的便是使节待遇。

至此,范二和阿仁都必须接受禁卫的严格检查,长剑、柴刀、双节棍之类的管制武器都是不能携带的,牛车也就此止步。

宫城中有的只有羊车,那也是皇帝的专属,他平时更多还是乘坐步辇出入皇宫。

阿仁和蓝田侯府的家丁都已止步,只有范二跟在容小意的身后,亦步亦趋地往里走。

范二回头看了一眼三四丈高的宫墙,只觉这地方安静得如同鬼蜮,唯一可闻的只有他们走在雪地上的脚步声。

细碎的小雪落得正欢,各处的宫灯看起来昏暗无比,鳞次栉比的宫殿也只是静静矗立在灰白的夜色里,这又使得范二有种走入废墟的错觉。

走入建筑物的阴影时,范二才发现宫殿四周还是有冒雪巡逻的禁卫的。

一路行来,范二本就有些忐忑的心,又再次被眼前的空旷与孤寂所惑,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道,“容少监,咱们这是去哪?”

“含章殿,君上此刻怕是已经到了。”容小意低头领路,说完这话又补充道,“范府最远,你大概是最后到的。”

范二无语,心中却想着司马曜这次到底还招了谁来?

也不知那些不长眼的贡使,到底给他提出了什么怪题?

跟着容小意七弯八拐之后,范二发现回廊中的宫灯似乎多了一些,远处传来的清谈声也隐隐可闻了。

“终于到了吗?”范二意识到这一点时,便见几个禁卫提着灯笼由回廊的另一头走了过来。

禁卫头领用宫灯照了照容小意的脸,笑问道,“容小意,你怎么像只乌龟啊,他们都等你们小半个时辰了。”

“这不是路途遥远嘛。”容小意明知他夸张,却还是含糊回答道。

“你们快些吧,都等急了。”禁卫头领笑了笑,竟侧着身子给容小意和范二让了路,由此也知含章殿中的人大概是等急了。

又往前走了十来丈,向东拐了个弯后,范二和容小意便到了含章殿门口,里间高谈阔论的声音已是清晰可辨了。

“请吧。”容小意说着话,帮范二掀起了门帘。

范二一步跨入殿中,只一眼便发现里面还在高谈阔论的竟有一小半都是熟人。

坐于右侧上首案后的是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左侧上首则是谢混和一个四十余岁的老帅哥;从他的面容和仪态上,范二很容易就能确定这是谢安之子、谢混之父谢琰了。

谢琰出身陈郡谢氏,所任官职为尚书右仆射,只在司马道子之下也是理所当然的;谢琰出身军旅,在做派上看起来比谢混更硬朗,手上也没有麈尾之类的耍帅道具。

相比于谢混,范二看谢琰显然更顺眼,所以理所当然地为他默默点了三十二个赞。

坐于谢琰和谢混旁边案后的,却是王国宝和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范二这次进京虽未曾与这个青年相遇,却还认得出他是王国宝的长子王绾。

王绾、王绵兄弟两的名字都很娘,但他们清秀的长相与名字也算是相得益彰了。

从他们的长相中,范二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字,——“受”。

这次皇帝召集聪明机变之士,王国宝父子三人都有幸列席,但一张案子后坐三人就显得太挤了,所以王绵此刻只能列于末席。

王国宝父子对面、司马道子父子下首的两位,从长相上也能看出是一对父子。

按照规则,范二也能判断出,这排在王国宝之上的四十五六岁留着短须的是中年人是王珣了;只可惜王珣的儿子太多,范二实在没本事,猜测出王珣身边与之长相酷似的青年到底是谁。

未见王珣前,范二便知早知他的盛名,这来源于“三希堂”中的一副《伯远帖》;事实上,这个在极负盛名的书法家同时在军中也很有资历,他曾与谢玄同被桓温看重,也因此有一颗骄傲的玻璃心。

王珣出身琅琊王氏,娶的妻子出自陈郡谢氏,原本该是仕途顺利才对;可惜他和弟弟王珉都与谢氏女离了婚,由此也交恶于谢家。

当时还把持着朝政的谢安,公报私仇地把王珣外放为豫章太守,后者谢而不受,只在朝中做了秘书监;到了谢安去世时,王珣竟在他的灵前演了一场不计前嫌的哭丧戏,而后被皇帝引为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