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章(2 / 2)

“爸……”许言森刚刚的兴奋劲顿时先被拔到了一边,硬着头皮说,“爸你不是说让我自己决定的吗?”回家时不是没谈到过这个问题,许言森还是争取了一把的。

许父佯作不高兴地哼哼了两声:“珊珊这丫头当然是好的,可你小子太没用,这心思存多久了?一起插队了这几年,居然没让人家丫头点头?”

许言森在电话这边尴尬地摸摸鼻子,继续硬着头皮说:“爸,你先别跟妈说好不好,这事让我自己解决好吗?”他不愿意依靠长辈来推动此事,而是希望能在珊珊心甘情愿地点头后,再由两家长辈出面,那是最圆满的,当然现在他和珊珊之间还有不少问题需要面对解决。

“没用!”许父哪里听不出,这小子一头栽在袁家丫头身上了,在他看来,由长辈出手撮合,是非常简单的事,两家知根知底,小辈也是一块儿长大的,互相结成儿女亲家,是很顺理成章的事,“你最好赶紧给你妈领个儿媳妇回来,不然你妈可不会放过你。”

“知道了,爸。”许言森无奈应道。

“自己盯着点成绩,上心点,年底回来过年。”然后“啪”,挂了。

出了这屋子,许言森心情仍旧是愉悦的,省状元啊,千军万马中才独此一人,他也为袁珊珊骄傲,回知青院后将此事宣传了一下,让几个在等高考成绩的知青羡慕不已,催促许言森赶紧想办法打听他们的成绩。许言森嘴上应着,转身骑了自行车去坡头村报信了。

消息飞快在坡头村传开,好多人不敢相信地确认了好几遍,才敢肯定这消息是真的,对于山里的老百姓来说,能出一个大学生已经是惊天大喜了,可袁珊珊那是省状元啊,比普通的大学生更值钱。

什么?你说袁珊珊是城里的姑娘?啊呸!人家小袁好歹在咱坡头村待了好几年,也算是半个坡头村人了,没看还时常捎信来,过年的时候托许言森大包小包地捎了多少东西来。

罗婶跟自己闺女考上大学一样高兴,逢人便说,郑常有和罗长树也觉得脸上有光,不管怎么说,袁珊珊的确是在坡头待插了好几年的队,上面提起来谁不知她是坡头村的知青,郑大奶奶祖孙俩就更是乐开了怀,罗婶跑过来向郑大奶奶道喜时,郑大奶奶都笑出了泪花。

“这姐弟俩都会是大学生了,咱军军也不差,大婶子的福气还长着呢。”

郑学军替珊珊姐和彬彬高兴,自己考完后跟许大哥对了答案,许大哥说他没问题,郑学军也很期盼,但成绩一日没下来,他还是有些担心的,也不希望别人说他轻狂。

“对了,我刚问过小许了,他说今年也要回去过年,我回去准备点东西,让他给捎带回去,小袁他们在城里,不能常吃到我们这里的山货了。”罗婶想起这事,又赶紧回去忙碌了。

郑大奶奶让孙子也赶紧收拾一些,之前虽邮寄过,可肯定撑不到过年的。

孟佳华与赵洪军他们羡慕不已,早先他们看袁珊珊姐弟俩一直没放下学习,心里是佩服的,但那时怎么想到还会有恢复高考的一天,他们托许言森的福有幸早一步知道可能恢复高考的消息,相比其他大队和其他县里的知青,准备的时间多一点,可成绩没下来心里就无法安定下来,能不能离开这里回到城市,全看这一举了,纷纷托许言森赶紧打听成绩,于是许言森带着这一任务,又马不停蹄地往县里赶去,他也希望早一日知道成绩。

陶大姐碰到急匆匆的许言森,从他这里得知袁珊珊姐弟的好消息,也替他们高兴,回去和自家爱人一说,夫妻俩谁不羡慕,这样的人家里背景不差,自己又争气成为大学生,以后前程似锦,当初选择交好他们没错的。

安平县的成绩也很快公布出来了,并迅速下达到各个公社与大队,许言森荣获全省理科状元称号,继袁珊珊之后成为众人恭喜的对象,许言森这时也才一颗心落下来,对于考中他有把握的,但在听到袁珊珊成了状元后,他又担心自己落后于珊珊,这下可以松口气了。

袁珊珊不关心自己成绩,因为知道肯定会过,却很关心安平县那边的情况,知道自己的成绩后,过了两天,她往坡头村和济口村分别打了电话。坡头村是罗长树接的电话,一听到是她先是向她祝贺,然后不等袁珊珊问,就把这次坡头村和安平县的情况告诉袁珊珊了,与别的生产大队相比,坡头村参加高考人员的成绩总体来说非常不错。

“济口村的小许,这回跟小袁你一样,是我们省的理科状元,然后咱们村考得最好的,就是你郑大奶奶家的军军,在咱们安平县是理科的探花,这孩子像他爸,”罗长树欣慰道,“唐芸报的文科,是县里的第十名,我家那丫头差了点,是二十八名,不知道这丫头能不能录取呢。”

县里成绩公布出来后,罗晓桐特地抄了一份回来,所以罗长树对各人的成绩非常清楚,将其他人的情况也说了一下,除了唐芸外,刘志诚、赵洪军和孟佳华也闯进了前五十名,姚海波因为这段时间常住坡头村,也被罗长树当成本村的了,他差些,掉出了前五十,不知能不能考上。

还有个叫吴威的考得也不错,除了知青外,本村也就只有他女儿参加了,罗长树也觉得有点丢脸,只可惜不是所有人家都会送儿女念书的,能读到初中毕业就算好的了,所以虽然平时觉得这城里知青下地干活不怎样,可一考起试来就显出差别了,也许这回的情况能让村里改变一下观念,就像他出去,碰上的村民都向他道喜,家里要出个大学生了。

罗母之前还埋怨女儿自说自话地辞掉了铁饭碗,现在一看这成绩以及村人的恭喜,心里的气总算消下去了,闺女又给她长面子了。

打到济口村的电话自然是找许言森接的,两人互相恭喜了一下,许言森又说起各人的成绩,排在前面的人还好,只要政审过了关基本没问题,可排在稍微后面一点的有点悬,不过有的人已经准备来年再考了。

“等体检完我就回去,等过了年再回来把手续办一下。对了,坡头村那边好几户人家托我带山货给你,我回去了就给你送去。”

“好。”

韩瑞的成绩不算太差,但说好也排不上,袁珊珊就看到大师兄快要替韩瑞着急得上火了,泡了去火的茶:“大师兄别担心,这一次不行不还有下一次,要我说干脆准备下一次好了,下一次考得好一点,报个更好的学校。”不比吊尾车来得好。

韩父心情一下子平静了好多,赞许道:“不错,小师妹你说得有道理。”旁边韩瑞哀怨地看向他小师叔,小师叔这回可把他坑苦了,他不想再经历一次高考啊,可他爸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第二天火气就下去了。

过了几天袁珊珊便从省城回去了,也要参加体检。

丰城除了袁珊珊出了回大名外,陆睿明同样也备受瞩目,全丰城市,数学就两个满分的,包括附加题,其中一个是袁珊珊,另一个就是他这个今年丰城年龄最小的考生,再一打听,人家是丰城大学陆教授的孙子,难怪如此。

袁卫彬也得了整个丰城理科的第十名,这含金量比唐芸的全县第十名还要高一点,可把袁父乐坏了,也是一帮同事和周边街坊羡慕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