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章(2 / 2)

“噗!”起初还挺正经的,听到后面袁珊珊实在受不了了,这一脸忿忿不平的是干什么呢?

“我做不到的多了,你不能只看到别人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啊,你看你还能将红楼梦一些章节段落背出来,我就不行,不爱看,更别说背了,我宁愿看几本实用的。”说到底,袁珊珊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者,如唐芸以及许言森这样的知青身上,还保留着许多时代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他们心里有信仰有理想,比袁珊珊这样的高尚得多。

“这种书实用?”唐芸较上劲了,非要跟袁珊珊辩个明白。

袁珊珊干脆把书放下,说:“知道我看这些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吗?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学习需要,目的只有一个,等着国家什么时候再开放高考政策,我等着参加高考读大学,将来借此在社会上获得一份比较好的身份和地位。”

袁珊珊这话说得够坦白够实际了吧,将唐芸震得眼睛瞪得老大,一脸“你竟然是这样的人”的神情,或许袁珊珊在她心目中的形象有些幻灭了,可就算如此,袁珊珊也会说一句“活该”,她可不想被人当成道德楷模和行动标兵。

“你、你……”唐芸结结巴巴地话都说不完整。

“我怎么了?”袁珊珊笑睨着她说,“这样就受打击了?唐姐你也太脆弱了吧。”

“呸!”唐芸呸了一口,转头四周看看,没人,低声说,“你怎就知道能再恢复高考的?难道你有小道消息?咱这样的还能参加?”

袁珊珊看到了唐芸眼里的亮光,果然也是不甘于现状的人,她笑:“我可没小道消息,不过不作好准备,万一过几年有机会参加高考了,却白白让机会从眼前溜走,岂不是后悔一辈子?刚开始几年,国家总归有些补偿政策的吧。”

说完这些袁珊珊便不再说了,唐芸要问什么,她只管拿眼神看着她,几次下来唐芸只得恨恨地捶了她一记,却拿她没办法。这也是对唐芸她才会多说几句的,因为她看得出唐芸的性子,只要有机会的话她绝不会什么都不做,必定会抓住机会奋力一搏。

倒是一起从丰城来的杨虹,她过来这边时袁珊珊很少再涉及这方面的话题,来了就吃吃喝喝足够,最近听到一个风声,似乎杨虹跟当地一个年青男人走得比较近,还是火车上碰到的林丽芬牵的线搭的桥。

她无法说杨虹的做法不对,不是谁都像她这样拥有一身异能可以超额完成地里的农活,杨虹原本家里就是比较得宠的,没吃过多大苦头,来了这里后哪里受得了,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惰性和依赖心,有个林丽芬这样的先例放在哪里,于是便也有所动摇了。

只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以后不要后悔便行了,她不是杨虹的父母,不会对她行事指手划脚。

唐芸倒是行动利落的人,过了两天,除了那本继续在看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外,还借了罗晓桐的书来看,虽然只是初中的书,但她说,她丢开好几年了,以前学的差不多都还给学校和老师了。

唐芸不是安于现状的人,再多待几年也无法像孟佳华那样,能适应农村的环境,她渴望改变,做出成绩,也许还存了份让曾经的对象后悔的念头。

袁珊珊看她一边抱怨低咒一边还是硬着头皮翻书的样子,笑了笑,她想,就算没有这次她的提醒,等到过几年风声传出来,唐芸也会是第一个重新拿起书本坚定地走上考场的人,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命运。

袁珊珊没想到,她影响到的不止唐芸一个,还有罗晓桐,在家里一天晚上晚饭后,她很认真地跟她爸说:“爸,我不想再相看这么快嫁人了,我想去县里读高中。”

罗长树一愣:“你决定了?不反悔了?”

罗母大吃一惊:“明天人家就上门相看了,你这时候说不相看像什么话?姑娘家到了这年纪不都张罗着准备嫁人了,你看这四邻八乡的谁不这样过来的?是不是你常跟那些知青来往,被她们带坏了?你跟她们能一样吗?她们说不定哪天就回城了,有她们家人操心,你可一直在这村里待着呢。”

罗晓桐拧起了眉头,只看着她爸,家里大事听她爸的,只要她爸赞同她就没关系。

罗长树也皱着眉头问:“你真的想清楚了?当初回来的时候我就问过你,是你说不想念了的。”罗长树没多少姑娘家不能念书的想法,在他看来,只要想念肯念,他会一直支持下去。

“当家的?”罗母没想到罗长树这么惯着女儿。

罗长树看了媳妇一眼说:“以后日子要晓桐自己过下去的,得她自己拿主张才会不后悔,她想嫁就嫁,不想嫁在家多待几年也没问题。”

“爸!”罗晓桐感动地叫道,“爸,我想清楚了,当时因为镇上的高中没什么正经的老师,所以不想念了,又不想离家太远,也许跟妈说的一样,是受了她们影响,可不试试我总不甘心,就这么嫁到别人家生孩子,整天操心这操心那的,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外面看看,爸你看到了,祥子哥去当兵后变化有多大。”

罗母气急败坏,果然是被那些知青给影响坏了,整天就想往外跑:“你个死丫头,你要气死妈是不是?姑娘家往外跑,心都跑野了!”

“行了你少说几句吧,我罗长树的姑娘,跟小子一样,想读书就读去,只要以后不后悔就好,做个文化人也不错,至少知道以后自己能拿主张。”可别像你妈似的,头发长见识短,这话罗长树也就放心里说说,毕竟当年他在外当兵,让媳妇在家受了不少苦,不过她这性子,他不希望女儿跟妈一样只知道委曲忍受。

“你就惯着她吧,等到时候嫁不去就知道丢脸了!”罗母气得桌子也不收拾,转身回房间待着了。

罗晓桐吐了吐舌头,可把妈给气坏了,罗长树拍拍她脑袋:“我找人给那家人送信去,说老实话,我不觉得那小伙子配得上我闺女,只不过这事过后,跟你妈说说好话,她说了什么不好听的,你忍忍。”毕竟最后媳妇因为他和女儿的缘故,还是会对晓桐让步的。

“知道了,爸,谢谢你。”罗晓桐想想村里同辈的姑娘,少有能碰上像她爸这样开明的,无比庆幸她爸对她的纵容。

原本袁珊珊和唐芸打算围观罗晓桐相亲过程的,结果第二天没等她们过去,罗晓桐先跑过来了,兴奋地告诉她们相亲取消了,她决定下半年去县高中住校读书了。

“真决定了?婶子没反对?”袁珊珊诧异道,她与罗母接触不算多,但那是个跟罗婶不太一样的婶子,虽然表面上对他们知青挺热情的,但也显得有些过于客气了。

“我妈当然不同意了,可我爸站在我一边,”罗晓桐得意地甩了甩两个辫子。

“傻姑娘,”唐芸作怪地拍拍她脑袋,“小心以后变成老姑娘嫁不出去。”

“才不怕,嫁不出去我就跟唐姐混。”罗晓桐笑嘻嘻地说,被唐芸作生气状要撕她的脸,两人打闹成一团,把郑大奶奶都惊动了,出来一看是这两个姑娘,笑眯眯地看着。

知道罗晓桐的决定后,郑大奶奶也支持:“好,读书好,当个文化人,别听你妈的,你妈当年的苦头还没吃够啊,将来到城里当公家人吃公家饭,以后在婆家也能挺直腰杆,好闺女哪里会愁嫁。”

“哈哈,大奶奶比我妈思想还先进开明,应该让我妈来听听。”罗晓桐乐道。

等罗晓桐回去,唐芸跟袁珊珊说:“婶子不会怪上我们,说我们把晓桐带坏了吧?”唐芸还是知道有些村人看不上他们知青的,嫌他们太娇气,而且迟早要离开的。

郑大奶奶说:“怪就怪,不过他家里大事都是长树作主,只要长树点头了,长树媳妇反对也没用,幸好晓桐性子不像她妈,否则以后也是立不起来的。”

郑大奶奶提了提,袁珊珊和唐芸才知道当年晓桐妈吃过的苦头,罗书记在外当兵,偏她婆婆是个偏心的,没男人在家护着,晓桐妈被搓磨得差点连孩子都护不住,最后还是罗婶看不惯站了出来:“……当年晓桐她哥也受了不少的罪,长大后跟他爸妈感情都不深,你看长树想方设法让他进城当了工人,可有常常带媳妇孩子回来看看长树他们的?还是养在身边的老闺女贴心。”

这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吧,袁珊珊也很少听罗晓桐提起她那个哥哥,反而常把祥子哥挂嘴边,可见感情的亲疏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