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章蠢蠢欲动(1 / 2)





  现在是信息化社会,手上有好东西的卖主都会对东西做深入的研究,另外那些传承有序的东西绝大多数都在博物馆和大藏家的手里,在市面儿上露头的几率非常少。

  捡漏儿可能性也非常低。

  如果一件价值百万的东西,有人愿意小几十万出手,几乎不用看,必假无疑,哪个猪头会无缘无故出让几十万利润?

  我说了半天,土豪明显是对我的话不以为然。

  信心满满,一副一出手就大赚一笔的雄心壮志。

  我们去的那个地方,以前是古墓群,前些年出过几件好东西,当地农民也经常会挖到一些东西。

  慢慢的,这里就成了个小型的古玩交易市场。

  在一条村级公路的两边排满了各种东西。

  土豪一下车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想,各种看,各种打听价格,还跟人家讲古玩术语,讲价儿。

  不懂装懂,是棒槌的特征之一。

  真得懂行的,一定不会满嘴的古玩术语,而是尽可能得装不懂。

  还有,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收东西不会有错,却不知道现在有些农民也学会耍滑头,

  他们和一些作旧的联手。

  作旧的做一些高仿的玩意儿,故意弄得土里土气的,由农民卖出去,行内把这个叫“埋地雷”。

  我小心地提醒土豪,不要讲术语,不要轻易出价儿,不要让地雷给炸着。

  他满脸的不以为然。

  我懒得跟他再费口舌。

  又走了几步,前面一个滩儿前聚了一群人,似乎正在讨价还价。

  土豪挤了进去。

  摊主是一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农民。

  两个人正对着一个青花罐子大声地议论。

  一个是胳膊上戴满了各种串儿的小胡子,另一个是手里搓着一对核桃的胖子。

  就听手里拿着罐子的小胡子说:“你瞅瞅这个鱼藻图,很典型的明代纹饰嘛,你再看,这棕眼,粘渣,稚拙的画笔,现在根本就仿不了,必真无疑!你再看看这底款‘大明嘉靖年制’肯定是明代官窑嘛!”

  胖子说:“这罐子胎质洁净纯白、厚重,底足铁锈斑点,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呀?”

  “这是因为它采用瓷土和高岭土两者结合的二元次配方,三分是高岭土,七分是瓷土,混合后胎土中的氧化铝明显增加造成的……”

  看这两个人像说相声似的,而且满嘴的古玩术语,都是一副业内专家的样子。

  虽然,我没看东西,但是我可以肯定这两个人和摊主是一伙的,他们玩的是“拉驴”。

  我刚要挤出去,没想到土豪从那个小胡子的手里拿过罐子仔细地看。

  古玩市场的规矩,东西在谁手上,谁才有资格谈价,旁人不得插嘴,更不能从中抢夺。

  只有等别人把东西放下,才能接着看货,谈价。

  土豪犯了棒槌经常犯的一种错误。

  土豪看了半天,似乎对东西很满意,却又不敢确定东西对不对,就问我,“小胡,你瞧这东西,对不对?”

  我笑着点点头,“嗯,东西不错。”

  常玩古玩的都知道,如果别人告诉你:“这东西不错。”意思就是说这东西是假的。

  因为,行里有规矩:不能拆同行的台,彼此间只能相互说好话,不能在卖主的面儿说东西是假的。

  这既违反行规,也容易起冲突。

  没想到土豪误了我的意思,得意地说:“我也觉得这东西对。”

  问摊主:“多少钱呀?”

  摊主伸出手,“五十万。”

  这个价格更加确定了我的判断。

  现在的行势,真的元青花,就是一只碗也不下百万,这是个罐子算是大器物了,少说得也五百万。

  哪个傻瓜会把五百万的东西卖五十万?

  土豪皱皱眉头,“就这么个破罐子要五十万,太贵了,这样吧,二十万,我要了。”

  我再次提醒了土豪一句,“石总,你带的钱够吗?”

  没想到,他没明白我的提醒,马上说:“够了,我带五十万来呢,买两个也够了。”

  我咧咧嘴,一脸的苦笑。

  心说:那行吧,你这么有钱,让你吃一次“药”长点记性,交点学费也不是什么坏事。

  最后,以25万成交。

  土豪像捡了个大漏儿似的,一脸的喜色。

  在往回走的路上,他絮絮叨叨地吹自己认识多少个朋友,有多少门路,这东西少说也得卖三百万。

  可能是他看我一直冷笑,有些不爽地问我,“小胡,你什么意思呀,看我发财,你不爽呀?”

  我摇摇头,“石总,据我所知,您这次是吃了药了。”

  他猛地刹住车,生气地盯着我,问:“什么意思,你说我打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