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天下第一仙门完结+番外_269





  谢秋寒困惑,弄不清云邡搞什么名堂。

  难不成想回来这儿住?

  可其实他们在不朽阁已经住惯了,只要人在,上哪儿都无所谓。

  这时,云邡从袖中取出一幅画,往墙壁上挂。

  也是原先那副。

  谢秋寒出声,“你这是……”

  云邡按着他,让他在椅子上坐下,然后自己按往常的习惯,往窗户上一靠,低头含笑道:“你不是说,你家那儿每日天不亮就有个短须老头挑着担子来叫卖好吃的,你每日都买的吗。”

  谢秋寒张了张口,猜到点了什么,简直不敢置信,怕自己一张口,梦就破了。

  好半天,他才在云邡鼓励的眼神里,点了一下头。

  云邡笑起来,凑到他耳边,“那,以后我们起晚了,还是嘱咐老头将油包搁在窗上,咱们隔日再给钱便是?”

  “嗯?”

  谢秋寒泪眼迷蒙,轻轻嗯了一声,伸手抱住了他。

  十年山中岁月历历在目,他们走过了谷底,经历了风刀霜剑相逼,攀上了高山,熨平了波澜起伏的世情,可揭过这些种种,他们二人所求,也不过是求一个熨帖知心的人罢了。

  而这个人,就在身边,从未离去过。

  求仁得仁。

  那时谢秋寒与云邡在将紫霄山的事交代完以后,便一同去了江南,回了谢家。

  他们也化作了凡人的模样,陪着父母一同居住。

  他们常漫舟湖上,听着采莲歌,有时也一起往勾栏跑,投壶饮酒,得兴时吟诗作对,全是些说不通的调调,二人相互取笑,哈哈大笑。

  五年后,逆王周鸿倒施逆行,被奉帝斩于太元门下,奉帝仍沿旧策,推行周鸿当政时所布下的改革新法,成效显著,十年时,两淮粮仓已然满屯,百姓各安其所,天下熙盛。

  街头巷尾,有些嫌命长的书生交头接耳,小声说着逆王从前的风光,说奉帝原先也是由逆王栽培起来的,他羽翼一丰,给他插秧浇水的人就血溅当场了。

  又有人说,仙门之中亦是如此,当年神霄真人一力栽培了一位大弟子,那也是掏空心血毫无保留,可如今紫霄山上,却没了这二人身影,反而是由九宫原先的几个得力真人组了个盟会,直接撤了仙门首座的位置,可见那二人间也是一笔两败俱伤的烂账。

  而谢秋寒与云邡刚去买了小食,打他们身边过,听了这话,摇摇头,相视一笑。

  他们那些年一直住在江南,卖担食的老头早就过了,有老头的儿子孙子,还开了这家小食铺子,他们日日都光顾。

  他们相伴着,在江南小镇度过了凡人的一生。

  青年时,便是青年的样子,老了,也化出皱纹,一同白头。

  像这样,一生,白头到老。

  谢家父母去世时,谢秋寒大哭一场,云邡将他抱在怀里,不知怎么安慰,凡人终究命不长,投胎转世也成了其他人,这一世的缘分终究尽了。

  这世上,朋友要走,父母要走,每个人的缘分都有尽头,好在他们有彼此,细水流长,走到山穷水尽,再走到柳暗花明,总能牵着一个人的手。

  再过了很多年,经历了那一代九鼎变更的凡人都已经寿尽过世,而修士们四处零落,渐渐改了旧制,不再朝民间伸手要税钱,民间商贸日渐繁荣起来。

  这时候,民间多了一个谈家酒楼。

  这酒楼酒菜都是一绝,那酒楼还吹嘘说自家掌厨是高深修士,曾在紫霄天宫的盟会中任过要职的。

  食客们哈哈大笑,只当自吹自擂,听过就罢。

  直到有一日,有一对佳偶携手而来,在楼里点了一桌菜,用过后离开。

  谈家老爷子听闻下人禀报,慌慌张张御剑追了出来,据说追出去百里,也没见到那二人的身影。

  谈老爷一把年纪,坐在地上老泪纵横。

  人们这才信了,这酒楼还真是修士开的。

  时下修士修炼已经不像往日那么轻易,能御剑的定是高人不假。

  第二日便有无数谈老爷子的老熟人前来拜访,一时间竟然全天下的能耐人都出动了,所有目光都汇聚在这个坊间酒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