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八十章 中关村(1 / 2)


听到凌霜在那边傻乐,楚浩的嘴角忍不住也勾了起来,这笑声似乎是对他最大褒奖。

“我想了想,要不然,明天咱俩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写字楼出租吧。”楚浩说道。

“明天?”凌霜有些吃惊。

“嗯,明天,早租下来,早心安,正好你还在燕京,咱俩还能在一起商量商量。”

楚浩今天回家之后,想了想,还是尽快把华磐总部搬到燕京的事情给确定了算了,他着实不忍心让凌霜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待在攀西。

“那好。”

凌霜的声音中透漏出无数的欣喜。

她本来以为还要过几个月,楚浩才会启动这件事,没想到她还没离开燕京,楚浩就决定要租写字楼了。

而她欣喜的是其中隐含的意思,楚浩越急着办这件事,也就意味着楚浩越想早点跟自己在一起,更别说同时还意味着,明天她不用回攀西,还能跟楚浩独自待一天。

虽然这次跟楚浩在一起的时间不短,但是真正说两个人独处的机会,反而就是在泰拳王府邸住的那一晚。

至于华磐总部那边,那就只能辛苦劳伦斯了。

第二天,清晨。

挂了电话,凌霜拿起了坤包,对着厨房的林月娥吆喝了一声,“妈,我出去了。”

“你去哪?什么时候回来?中午还吃饭不吃饭了?”

林月娥急急忙忙的追了出来,可是连凌霜的背影都看不见。

一看这情况,林月娥岂会想不到,凌霜这是去找楚浩了。

“这还没嫁人那,就把爹妈给忘到了脑后。”林月娥不满的嘟囔道。

可是人都已经飞了,她再嘟囔还有什么用。

凌霜上了车之后,楚浩一打方向盘,直接朝着中关村开去。

中关村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电子一条街。

是此前曾两次到美国硅谷参考的华夏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与流名科技人员一起,在燕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成立燕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一举动拉开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自主创业的序幕。

1984年前后,中关村地区有了一批下海经商的科技人员,他们通过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的方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以两通两海为代表的近百家科技企业聚集在自白石桥起沿白颐路向北至成府路和中关村路至海淀路一带、东至学院路,形成大写的英文字母F型地区,被人们称为电子一条街。

不过,直到1999年,政事堂才正式批复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这才算是真正成立了。

而后来,中关村的名声越来越响,使得中关村成为是华夏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燕京大学、水木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四十一所,以华夏科学院、华夏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二百零六家,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六十七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二十七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十八个。学科技园二十六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三十四家。

楚浩穿越之前,中关村每年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上市公司总数达到二百五十四家家,其中境内一百五十六家,境外九十八家。

大家比较熟悉的百度,新浪、联想、华为、包括华夏微软,华夏谷歌等等都在中关村。

不过,现在中关村正式建园才不到两年的时间,还不复楚浩前世各大公司,大厦林立的盛景,什么微软大厦,百度大厦,甲骨文大厦等等,都还是没影的。

但是已经可以初见雏形了,因为偌大的园区中,到处都是施工队伍。

“我觉得,华磐总部就可以建在这里。”楚浩说道。

“建在这里?这可都是高科技企业,华磐跟这些不搭边吧?”凌霜吃惊的说道。

“钛合金研发也是高科技好不好。”楚浩不满的说道。

这一点楚浩到是没有说假,虽然中关村最著名的就是那些个IT企业,但是并不代表材料类企业就没有一席之地了,中关村管委会还专门在园区内修建了一栋新材料创业大厦,就是供材料研发企业使用。

“好,好,我都忘了,我旁边可是一位大科学家,自然有资格进入中关村。”凌霜笑嘻嘻的说道。

楚浩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过,他真是动了心思,想要扎根在中关村,要知道作为华夏高新区的第一试点单位,也是名气最大,产值最高的高新区,中关村拥有很多的政策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