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节(1 / 2)





  沈寅初可没打算一直亲力亲为每样小吃都卖下来,这鸡蛋堡需要人一直不停地翻动,委实是太占据时间,做正餐大部分人又吃不饱。在后世的时候,这小吃风行过一段时间,可是也始终没能在大部分地方生存下来。

  “啥?多少钱?”

  大婶儿先愣了一下,随后有点不敢相信。

  这手黑小子舍得把锅卖给她?

  “连锅带酱汁配料,再加上这鸡蛋堡的手艺,我卖你一百二十块钱。”

  “一百二十块钱……”

  大婶儿有点心动,可是又觉得略有点贵。一百二十块,半个月工资了!

  她刚刚默默地算了一下这鸡蛋堡的成本,一个五毛钱左右。沈寅初卖八毛一个,也就是说一个赚三毛钱。

  一天怎么也能卖出去十锅不?十锅就是赚二十块钱。

  她自己要找人弄这么个锅,可太费劲了,而且还附带配方手艺……

  看她不说话,沈寅初又加了一句话:“咱这上冈市,我只卖五套。你看咋样?”

  大婶儿迅速在心里头合计了一下。

  行!

  这东西在学校门口摆摊最划算了!孩子缠着要吃,哪个家长能抗得住?上学放学提前做好一半,怎么也能卖个三四锅的!

  “行!大兄弟,你可得说话算话!我这就回家弄钱去!”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忘记解释了,赛脸的意思通常用来指小孩出于顽皮而纠缠着别人闹着玩又不听制止的行为。

  ==========

  明天更新开始固定时间哈,早上六点一章,晚上六点一章!

  第28章

  很快,鸡蛋堡的制作工具连同配方,就卖出去了五套。

  沈寅初遵守承诺,只卖了五套。上冈市虽然是个富裕的资源型城市,可是人口少,地方小,卖五套恰恰能保证买到的人都有地方可以摆摊。

  五套工具加起来卖了六百块,三十套锅具的成本是二百,沈寅初分了二百块给小舅子,自己留了二百。

  而剩下的二十五只锅子,也被他暂时留了起来。

  老苏头对沈寅初这次的做法很满意:“你之前还是搞太狠了,现在这么放一放挺好,小吃多了,大家都习惯买了,你以后挣得也多。”

  虽然当了一辈子劳动模范,只知道下井干活,但老苏头的眼光比好多人都雪亮。

  沈寅初点头,他这次卖这鸡蛋堡的工具,也不光是想要挣一波快钱。他吃肉,总得给别人喝点肉汤才行吧?

  而且,一开始杀鸡儆猴过了,别人知道他不好惹也就行了。

  “嗯,爸你放心,我那也就是一开始搞一搞。做生意还是得和气生财,我知道的。带鱼我放阳台冻上了!店里那边我还得忙,先回去了。”

  “寅子,喝口热水再走!”

  老苏太太拿着特地给姑爷准备的玻璃杯,倒了一杯热水,才倒出来,就看见沈寅初一个背影。

  “不喝了,妈,我赶紧回去。”

  沈寅初顾不上喝水,蹬蹬蹬下了楼,骑上自行车就往回赶。

  眼看着一月份也快要过完了,一月份一过,二月十号就是大年初一。

  九四年的时候,中国还没加入世贸组织,周末只休一个周日之外,连五十十一这些大假都没有。就连过年,都只放三天假,从初一到初三。

  十一七天乐之类的名目,都是从九五年劳动节开始的。

  矿里头平时放假就少,过年还有不少人值班,三天假期几乎都拿来走亲戚了。大家轰轰烈烈的热情没有足够的假期发泄,就都用在提前置办年货上头了。

  沈寅初有心去好好过一个肥年,可矿上不放假他也得跟着出摊,好在苏鲤做老师有寒假,平时带孩子还能帮帮忙。

  不过,腊月二十七这天,沈寅初终于爆发了。

  “明天不出摊了!过年!”

  九五年加入世贸组织绝对是中国人民普天同庆的一件大事,现在这个假期,让沈寅初实在是有点受不了了。

  “一会儿我写个通知贴店门口,今天中午出完摊就收拾东西,你和大兴嫂结伴回去,我过两天再过去,顺便再弄点年货啥的。村里头如果有杀猪的多买点,尤其猪蹄和排骨,哥给你拿钱。”

  “好嘞!”

  小丫也高兴!

  为了替哥哥看摊子,她可俩月没回村里头了!想娘……还想斌子哥。

  看着小丫高兴的样子,沈寅初寻思寻思又添了一句:“我给你的钱,你别告诉咱妈,自己存着点。”

  老沈太太对大儿子是好,对老姑娘也不差,但是还是最惦记老儿子。沈寅初对这个妈谈不上有什么感情,不会屈着老太太,也不至于有多亲近。

  原身的钱都给老太太了,农村一个月才能用上多少钱?他回来摆摊,老沈太太嘴上说心疼儿子,本钱可一个钱都没拿出来。倒还是苏鲤惦记着,回家找老苏太太借了二百块钱。

  她都给老儿子存着呢!

  “哥,我知道了,”小丫也知道老沈太太最得意老四,大姐也比她受宠,“我自己存着,不告诉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