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节(1 / 2)





  我有些乱了方寸,诸儿拍了拍我的手背以示安抚,凝神思索片刻,遂迈步到帐外。

  帐外已有火把晃动,几位将军已在候命。只听诸儿道:“连将军,速领一队人马将其引致西南。其余将士听令,拔营撤军,后退三里,放其入城!”

  众将得令,帐外又是一阵骚动。诸儿折返回来,对我道:“桃华,我们要挪挪地方,外面冷,你多加衣服,去马车里呆着,跟紧我。”边说,边收拾案上竹帛,全数丢进火盆里烧掉。

  “会是谁的军队?”

  “还不知道,但不会是我们的盟军。”他看我一眼,安慰道:“我把他们引来我这里,你可以放心了。”

  “我们已成包围之势,你退军,不是让姬黔牟的援军有机可乘?”

  诸儿用他的大氅将我捂了个严实,一把将我抱起,往帐外走。边走边道:“我还不知道对方虚实,让他们进城和姬黔牟会合,届时再集五国之力全歼,总比腹背受敌的好……”他快步来到马车前,将我塞了进去,又在周围加派了人手。

  齐军后撤三里,整装待命。连称也顺利地将敌军引进朝歌城。那支军队原来是天子所派,区区两百戎车,由名不见经传的子突统帅。诸儿得到信,只蔑笑一声。

  五国兵临城下,眼看就到最后决战,周室现在才派兵过来,还真是来得莫名奇妙。这样的军队,摆明就是来送死的。“会不会有诈?”我不敢轻率,这支天兵,怎么想都不合常情。

  “子突这直肠子,叫他诈,难!你莫要担心,这两百乘,不是姬黔牟的援军,而是天子的面子。”诸儿轻笑,道:“桃华,今夜也休息不成了,雪势渐小,就此了局吧。”

  我轻轻点头,“最后一战,我不愿在马车里,让我和你同乘吧。”我不愿再离开他,那个天神般孤独的男子,在这个世界上,就连找个对手都要变成奢望了。

  ――――――――――――――――――――

  天光渐亮,五路大军就冲破朝歌城,直捣王宫。子突自刎谢罪,姬黔牟和公子职、泄被鲁军所俘,由同儿押解他们上了大殿。

  “卫侯,这帮逆臣在此,请处置吧。”在战争的磨砺下,同儿越显老练。

  而位于正座的姬朔,虽年长他几岁,此刻还只是一个惊魂未定的少年。他嗫嚅着唇,转脸看向诸儿。

  诸儿道:“逆臣职泄,依罪当诛,应立刻行刑,以儆效尤。姬黔牟更是罪该万死。但……他终归和我有连襟之谊,我不忍看他死,请卫侯看在我的薄面上,将他交给我吧。”

  诸儿开了口,姬朔忙道:“全凭舅舅处置。……此番复国,全仰仗舅舅。姬黔牟在位几年,敛财不少,国库中的财宝,朔愿尽数献于舅舅,以谢大恩!”

  “卫侯复国,赖五国之力,我不敢居功。要说功……”诸儿笑看同儿一眼,继续道:“鲁侯这次抓到三公子,倒是居功至伟。你要谢,还是谢他好。诸位君侯,你们没什么意见吧?”诸儿扫视四路诸侯,以诸儿如今的势力,想必他们也不敢有什么意见了。

  四国分了财物,各自打道回府。同儿得了卫国国库里的大部分珍宝,却不高兴,私下里说,“我是不会领他情的,这些东西,我也不希罕。”

  我道:“你当然不会希罕,但鲁国却需要这些。此次你既然晓得和他同盟,就是已经学会了审时度势,怎么还这样孩子气。”

  “我当然晓得,不过说说。……母亲,这次,不会又是你……”

  “你晓得我不会害你就是了。”

  要说居功至伟,其实还是诸儿,可他此次不取卫国一物,只要了个姬黔牟回去,还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第35章 待时

  半夏回去以后,诸儿的宫越发清冷了。他要是不在,我就会在桐月宫里发上一整天的呆。诸儿怕我闷出病来,叫我出去散散心,我推说没意思,不肯去。宫里面已是举目无亲,宫墙外更是流言蜚语,哪里还有容我遣意的地方,我只守好和诸儿的一方天地,也就够了。

  班师月余,诸儿都忙于朝政,早出晚归,我几乎都碰不到他的面。只在夜里,半梦半醒间,能感觉到他熟悉的怀抱和安心的气味。

  一日更深,我听他轻手轻脚地爬上榻,我翻了个身,道:“你回来了?”

  “你怎么还没睡,吵到你了?”

  “没有,白天睡得多了。”我见他一脸倦容,心下疼惜,“你也不要这么拼命,有些事也是急不来的。”我心知诸儿大业未成,必日夜劬劳,可到底不年轻了,总要先顾着身子才好。

  “嗯,我看你这阵子也憋闷,我才急急处理政事。明天,我带你去防地小住几日吧。知道你喜欢清静,临淄城里太闹,你就是出宫我也不放心。”

  “你真走得开吗?”我心里高兴,又不愿因我带累他,“卫国初定,你就这么放心。姬黔牟,你如何处置了?”

  “放他归周了。他是天子女婿,我总要给周室留点颜面嘛。”

  “嗯,是不要做得太绝,你也是天子女婿,你们是连襟嘛。”

  “咦,桃华,你这话好酸,是吃醋了吗?”

  “我才没有。”我正替他谋策,他却来取笑我,我回道:“倒是你,心里还是怵你那老丈人的吧?不然为何派连称、管至父去戍守葵丘呢?”

  “是是是,我是怕死了,怕他来打我,怕他还有几个女儿,硬要塞给我。只可惜我的宫小,已经容不下了。”

  诸儿眉开眼笑拥着我,我只能恼他:“老男人,没个正经。”

  ――――――――――――――――――――

  次日,我和诸儿就轻车从简往防地去。那里的别院已经收拾妥当,布置得干净素雅。

  阳春三月,正是赏花季节。诸儿总是在院子里摆上几案,一壶桃花酒,就能让他消磨上大半天。

  一日,我午觉醒来见不着他,直觉去院子里找人。绕过廊子,见他悠然自得,正坐在百花丛中小酌。此景如画,诸儿一身便装,轻衣缓带,也不束发,瀑布般流泻下来,美得洒脱不羁。身后名花争艳,也全都成了摆设。

  他在案上摆开一摞杯子,倒了深浅不一的酒进去,用筷子轻击杯沿,侧耳倾听,然后又互相匀了些酒,直到试得满意了,才抬头看我。对我敲了段曲子,正是《蔓草》。

  诸儿已有微醺,托腮击觞的慵懒姿态,颇有仙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桃华,我看你,还真是百看不厌呢。”他笑得逸气,又将面前一字排开的酒杯,由浅至深,一饮而尽。

  我揉了揉惺忪睡眼,用手指顺了顺头发,挨到他身边,“这日子可真好,能像对百姓夫妻,可以平常度日。若是天天能有花间一壶酒、相看两不厌,我才不希罕坐拥天下,垂名青史呢。”

  诸儿加深了笑意,淡淡说道:“桃华,我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

  在防地过了一整个春天,朝中的公文大概已经堆积如山了,到了初夏,诸儿不得不回临淄坐镇,我也再度搬回桐月宫里起居。

  一个人临窗发呆的时光又多了起来,难免胡思乱想。诸儿用兵,总是相时而动,时机未到,就隐忍不发,时机一到,必定一击即中。他这段日子看似无所作为,但决计不是偷闲,而是待时。只是,下一个目标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