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8章(1 / 2)





  老太太点点头,说:“府里的是我知道分寸,只是没想到慧妃娘娘的猜测竟是真的。”

  老太太年后入宫谢礼的时候曾经去昭仁宫拜见慧妃娘娘,慧妃相当隐晦地提到,若是府上有适龄的少爷小姐,紧着这半年将婚事都定下来。当时老太太还没有想到什么,现在眼看着圣上将他经手的婚事全都放在了上半年,尤其佳仪还嫁的这般着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只说明了一件事——当今圣上,已经时日无多了。

  而一个朝廷的皇帝身死,那至少也是三年的国孝,三年的时间,足够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被耽搁成一个大龄的剩女。

  于珊和于楠进静安堂的时候,就只看见老爵爷和老太太相对而坐,脸色不是很好。

  “后天便是楠楠入宫的日子,爷爷奶奶可是舍不得了?我可早就发现了,自从楠楠回府后,我就成了没人疼的了。”于珊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脸上却流露出真挚的笑容。

  老太太轻轻敲了敲于珊,笑道:“也不知道你整天都在想什么,你们都是我的孙女,我哪有偏疼哪一个。”说完也不等于珊插科打诨,她抬手轻触于珊的脸颊,有些感慨地接着说道:“适才宫里来人传了圣上的口谕,你与昆哥儿的婚期定在了三月十六……”

  于珊一下子愣住了,她没想过要在于华前头成亲,于华作为长房嫡长子,他的婚事定是要办的很隆重,真不是她看不上小杨氏和赵氏,这两人现在只顾着过自己的日子,哪有还管于府里里外外的事,可她若是嫁了便是外嫁女,如何还能光明正大的帮衬老太太,她着实不喜欢老太太再操劳。明明是到了享儿孙福的年纪,却还要事事操心,这对老太太来说,何其不公。她愣愣地说:“怎么定的这么急?哥哥还未娶妻……”

  “华哥儿的婚事定在了二月二十。”

  “公主嫂嫂?”

  “是。”

  于珊得到确认,微一思忖,眼睛徒然睁得很大,她挥了挥手,将里里外外的丫头都遣了出去,才压低声音问于楠道:

  “太后凤体?”

  “欠安。”

  “圣上龙体?”

  “欠安。”

  不过是两问两答十二个字,足够于珊将大盛王朝的局势分析个十之五六。若是前景明朗,圣上绝对不会允许他疼宠了十多年的掌上明珠仓促下嫁,怎么也要让于府准备半年的时间,眼下这局面,只可能是因为大盛王朝面临着国丧,而圣上不忍心让已经及笄的佳仪等成老姑娘,即便佳仪是公主,老姑娘也不是什么好听的话。

  ☆、第132章 :

  于华闹腾了一夜,此刻是又累又乏,他被冬梅叫醒后,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到了静安堂。可见静安堂的门紧紧闭着,也没听到内间有什么声响,还以为有要紧的人在与老爵爷和老太太说话,就想着偷个懒原路返回。

  还不等出了院子,就听见守门的丫头远远地对他喊道:“大少爷。”

  于华将脚收了回来,他轻咳嗽了一声,走近几步问道:“屋里都有谁在?”

  “回大少爷,是四小姐和楠小姐陪着老爵爷和老夫人。”

  这小芽是前两年刚买进的丫头,虽说年纪尚小,却懂事机灵记性好,老太太便挑些轻巧的活给她。她因为比同批进的丫头得宠,却又比不上旁人的体面,所以这小芽明里暗里地也没少接到旁人的冷嘲暗讽,不过她都忍了下来。两年间,老太太看她有潜力,倒是有心培养她,像这种守门的活计,说大不大,说笑也不小,却是关系到主家的秘辛,便也交给她做,倒是一次也没有出过差错。

  “恩。”于华听没有外人,才举步进了静安堂。小芽也不拦着,反正老太太吩咐了,不论什么时候,这静安堂是不会阻挡于华几个出入的。

  于华甫一推开门,屋里的两老两少的目光一下子就聚在了他身上。于华酒后的疲惫还来不及掩饰,这一番狼狈之态就落入了于珊他们的眼中。于华原本大大的眼睛有些眯缝,脸也有些浮肿,总体给人一种很没精神的颓废感。

  “哥哥,你这副样子,后天怎么背楠楠上花轿,没得让人看低了你!”老爵爷和老太太还没说什么,于珊皱了皱眉毛,出口埋怨道。

  其实背楠楠上花轿倒还是其次,可于华刚被赐婚就这幅样子,后日总不能不见人吧,若是旁人看见他这副样子,难保不会有人认为他是对圣上不敬,对佳仪不满。于珊可不想于华因为这莫须有的事情与佳仪生分了。

  就算传不到皇宫里,大宅大院里的是是非非何其多,若是旁人乱说话,扰的于府不安也是不划算的。

  于珊想到这里看着这片刻功夫已经坐在椅子上打盹的于华,轻轻摇了摇头。可现在说这些也于事无补,索性吩咐丫鬟去厨房取了几个生鸡蛋,然后用静安堂里取暖的炉子煮着。

  “珊妹妹饿了?”于华听到动静,一睁眼就看见于珊正将几个鸡蛋往小铁锅里放,他眯缝着眼睛戏谑道。

  于珊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他。

  “华哥儿,昨天的宫宴可还好?”老爵爷好似漫不经心地问道。

  “看孙儿这记性,昨夜孙儿接了圣上一张赐婚的圣旨……”于华立即坐直身子,顿时就清醒过来,他努力将眼睛睁的大一些,将那时候圣上说的每一句每一字都复述给老爵爷和老太太。这事于华没绝非故意隐瞒,他昨夜只顾着自己纠结了,一时想不开,就忘了禀告老爵爷和老太太此事,想必老太太就是因为这事想见他。

  “恩,此事我们已经知道了。你是长房嫡长子,是断断不能另辟府邸的,反正咱们府房屋也多,若是觉得华园不够宽敞,便是批给你们两三个院子也有富裕。一会你就随着珊丫头去多选几个院子,等忙过了这一阵子就着人修葺一下,做你与佳仪的新房,至于家具,若是要打新的,便也托给珊丫头去打理。我倒是觉得不换也可以,反正你们也不能长待京城。蛮族必定会趁着太子即位之际发兵西北,而你身为百户,保家卫国义不容辞……不过,将来你若与佳仪生下孩子,定要与当初谢家子孙一样,尽早送回京城来……”

  老太太事无巨细,不停地絮絮叨叨地说着,从新房的琐事说到了朝廷政事,又从朝廷政事说回婚后琐事,可怜于华刚刚睡醒,被老太太的一席话打蒙在原地。

  于华是宿醉,觉又睡的不够,所以脑袋转的有些慢,直到老太太都嘱咐的差不多了,他才想起哪里不对了。他们的新房怎么能在于府里选?皇室嫁公主,都是赐下公主府作为公主与驸马的新房,虽然婚后公主不一定要一直住在公主府,但公主府里里外外都是公主的人,这是对皇室血脉的尊重;他怎么能继续担任百户?驸马领的都是闲职,他都已经做好放弃一切的准备了。

  于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觉得有些渴,咽了口唾沫问道:“祖母什么意思?”

  老太太看着有些难以相信旁人的于华,也有些疑惑了。难不成于华接旨之前不知道他自己这个驸马只是占了名头,实际还是于府的长房嫡长子,圣上还是允他接手兵权?不对呀,若是于华事先不知道,怎么会同意接旨?老太太一直觉得于华肯领旨的前提,是圣上私下允了或者佳仪私下保证了要保留他的职位,却原来他不知道他这驸马与以往驸马的不同。

  “闭眼。”于珊和于楠哪里管于华知不知晓内情,于华的形象真的太难看了,她们两人一人剥开了一只熟鸡蛋,在他眼上、脸上滚动开了。

  “大少爷,公主是入嫁咱们于府的,这是慧妃娘娘自公主一出生就与圣上谈好的,慧妃娘娘手里有暗旨,公主的驸马由她说了算。而慧妃娘娘一生最想回到边关去,所以公主的驸马即便不是你,也是可以掌实权,闯几年边关。”于楠一边轻轻转动着鸡蛋一边轻声解释道。

  于华整个人都成麻木状态,趁着于珊和于楠换鸡蛋的空档才难以置信地问:“佳仪公主为何从来不曾提起过?”若早知如此,他怎么会纠结这么长时间!

  “公主性格单纯,对于大少爷对她的回避,她也只是当成大少爷不喜欢,从来没有想到大少爷是因为不想要驸马的身份所以才对他排斥,是以这种事也就无需与大少爷讲明。”

  “那慧妃娘娘总知道一些吧?”于华的声音里有些不甘心,觉得自己七年以来的纠结简直是杞人忧天,他甚至有种被人耍了的感觉。

  于楠没有说话,她也认为慧妃娘娘在这方面做得有些过了,若是早早告诉了于华,最起码可以让佳仪少痛苦三年,早安心三年,于华也不必纠结成这个样子。

  “可是,哥哥,慧妃娘娘为什么要告诉你,她只有佳仪一个女儿,如果佳仪比不过你的理想抱负,终有一天,你会不会认为佳仪拦了你的路而踩着她奔赴前程。所以,慧妃娘娘的做法才是最正确的。”于楠的想法并不代表于珊的想法,于珊接受现代教育二十年,倒觉得慧妃娘娘的做法颇得她心。

  于珊也早就知道佳仪的驸马可以掌实权,也可以拼杀疆场。但她从来没想过要给于华打小报告作弊,佳仪全心全意地喜欢着于华,于华若不能全心全意的对待,倒不如一拍两散。

  于华缓缓抬起头,似笑非笑地说:“珊妹妹的意思我懂。”

  “大少爷亦可以把这个当成一种考验也未尝不可,还请您理解慧妃娘娘的拳拳之心。”于楠在于珊说了那番话后,难得心里产生了共鸣,忍不住替慧妃娘娘开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