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节(1 / 2)





  大奶奶在旁偷偷望见了,拿起巾帕捂嘴一笑。

  因探亲的事,郑府人不太待见令窈,没见着面,便已将她定死为顽劣的丫头片子,晚上吃饭时,小辈们的目光齐齐盯着老夫人身旁的令窈。

  此时令窈已换一身绯红金线锁边衣裙,双螺髻上并插一对白玉簪,临安女子多画笼烟眉,她不同,浓眉远黛而妆,歪歪地靠在郑老夫人臂膀上,对着四面八方窥探的眼神,悠然扫视,毫不露怯。

  郑家这么多人,他们怎么看她,她并不太在乎。反正大家以后都是要一起在乱世中漂流的。

  如今天下虽稳,但朝政庸腐,宦官越权,杨帝虽是个好舅舅,却也是个实打实的昏君。这天下,十年后便会易主。

  想到那位姓孟的新皇,令窈便抱憾愤懑,皇后的位子她很是喜欢,说不定努力一把就有了。

  现如今,却要从头来过了。

  席间大家吃得开心,令窈想那个姓孟的想得咬牙切齿,老夫人往她碗里夹菜,丫头元梦进屋来报,“二少爷来了。”

  郑令窈猛地一惊,下意识想到穆辰良,穆家与郑家为姻亲,穆辰良排行第二,幼时入郑府做客,众人皆呼他为二少爷,她也跟着喊他“二哥哥”。

  她伸长脖子往雕镂飞罩后瞧,却不是穆辰良。

  那人坐在轮椅上,穿颀长葱绿单衫,薄薄的一张白脸,面蕴病容,十六七岁的少年模样,由侍女推着进屋。

  郑令窈这时方记起,郑府真正的二少爷,从来都不是穆辰良,而是郑嘉和。

  第3章

  众人脸色一变。

  对于郑家而言,郑府二房的儿女,除了郑令窈,其他都不算。

  郑二老爷娶长公主之前,曾有过一房妾侍。

  本以为和亲远嫁的公主再也不会归来,郑二老爷年少立誓绝不娶亲。或许是上天垂怜,昔日情投意合之人,竟从沙漠蛮荒之地活着回来了。

  长公主再次下嫁,这一次,嫁的终于是自己喜欢的情郎。

  妾侍死得早,留下的一儿一女却成了郑家的心病。公主于汴梁另行开府,并无接庶子庶女上京的念头,婚后一年即生下了郑令窈。

  临安人谈起郑家二房,从来只说二房正妻长公主与嫡女郑令窈。

  令窈的庶兄庶姐,完全是被人遗忘的存在。

  思及此,令窈看向郑嘉和的眼神掺了一抹愧疚。

  上辈子她确实欠了他。

  郑嘉和同老夫人问好,“问老太太安。”

  老夫人并不喜欢郑嘉和。

  他一出生便先天不足,双腿虽完好却无法行走,加之其性子阴冷,独来独往,从来不在人前讨喜,老夫人每每想到二老爷统共就这么一个儿子,偏偏还是个不中用的,心中便有闷气。

  久而久之,也就远着郑嘉和了。

  “我来探望妹妹。”郑嘉和候在珠帘后面,语气轻,听不出波澜。

  老夫人手臂一弯,下意识将令窈挡住,“你妹妹大病初愈,需要休养,改日再过来罢。”

  众人埋头吃饭,刚才闹哄哄玩笑一桌,瞬时鸦雀无声。

  片刻,郑嘉和沉声一句:“是。”缓缓离开里屋。

  轮椅绞在厚重毡毯上的吱呀声逐渐消失,老夫人问责:“谁让他进来的?”

  有丫头出来领罚,老夫人口头训斥几句,满桌的菜没吃几口,全部都让撤了下去。

  夜晚老夫人腾出碧纱橱,又担心她忽然换地睡不踏实,遂坐在拔步床边同她聊话。

  老夫人笑得慈祥,耐心地哄她睡觉,与今日对待郑嘉和进屋来时的冷淡模样完全两样人。

  令窈觉得惭愧,毕竟老夫人偏心的对象是她,如此反思片刻,她懒得再想,伸了个懒腰环住老夫人的腰,贴在她腿上闭上眼睛酝酿睡意。

  都快要睡迷了,老太太忽然开口说话,语重心长交待:“你庶兄性情古怪,你不要招他。”

  令窈不以为然,上辈子她早就招惹郑嘉和一万遍了,他从来不说什么,也不会反抗,没劲极了。

  她怕谁都不会怕郑嘉和。

  老夫人叹口气,觉得自己说话太重,捻着令窈的手心抚摸,又道:“但你也不要嫌他,他虽那副模样,毕竟是你庶兄,长兄为大,你敬他几分总归是没错的。”

  这话令窈心服口服。就冲着前世她死时他哭得那般伤心欲绝,她也会敬他几分。

  夜凉如洗,老夫人院里下了灯,其他小院尚是灯火通明。

  有人提灯从穿堂而过,尖尖耳朵尖尖下巴,便是郑令窈的异母姐姐,郑令婉。

  今晚的团圆饭,各房哥儿姐儿都去了,除却出游在外的四房长子,便只有她和郑嘉和未入席。

  郑令婉刚从三房那里出来,敲开两扇黑油小门,庭院深深,东北角上上常年照不见阳光的一处房舍,便是她要拜访的地方。

  一豆油灯,暗黄的湿晕中,郑嘉和膝间一本旧书,风从窗子里进来,青桁架子上云纱长衫来回荡漾,郑令婉双手拉下夹纱槅扇,回头抱怨:“兄长屋里怎么连个暖熏笼都不摆,春寒未散,日晒夜冷,最易着凉,小心为是。”

  郑嘉和点点头,未抬眼,问:“这么晚,你来我这作甚?”

  郑令婉皱眉,“兄长今日去了老太太屋里?”

  郑嘉和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