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四十五章 贱不贱呐?(1 / 2)

醋溜中文网 www.clzw.com,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兴霸天 !

少林寺内,广场中央。

智恩站在智字辈最靠后的位置,踮脚都看不到前面,只能通过身后小和尚的议论声,来了解情况。

这一了解不要紧,感觉少林寺的天几乎要塌了。

德高望重的师叔祖振法,昔日的十三棍僧,死。

佛法精深的主持惠义,死。

嗓门最大的维那惠藏,死。

就连各个僧值,昨夜为了追查凶手,爆发了激烈冲突,都有两位惨遭不幸,死,死。。

五具尸体一字排开,相比起少林寺数百僧人,似乎不算太多,但对于普通僧人而言,已经不吝于晴天霹雳。

高层死光,管理层火并,树倒猢狲散,难道少林寺要亡?

所幸就在这时,一众人浩浩荡荡的出现。

智恩转头一看,为首的正是那位态度很和睦的朝中大官,不禁松了口气。

不光是他,昨日不少态度敌视的僧人,看到朝廷官员来此,都如释重负,有了主心骨。

而这回李彦刚刚走进寺中,智坚就迎了上去,尴尬地道:“小僧见过李机宜!”

李彦微微点头:“寺内如何了?”

智坚想说还好,但他的脸上都有着乌青,险些在昨晚的火并中,也没能完全置身于外,只能低声道:“寺内大乱,还望李机宜为我等主持公道。”

跟在李彦身后的安神感和程务忠目光睨视,眼神里就透出四个字:贱不贱呐?

李彦神情却很平静,问道:“你们去鸿胪寺报案了吗?”

智坚怔住:“这……没有……”

李彦道:“佛道两教诸多事宜,归鸿胪寺的崇玄署管理,每座寺院的上坐、寺主和维那,身为僧官,都在鸿胪寺内有登记,他们遇害而亡,寺内第一时间要通知鸿胪寺,这是法度纲常,必须遵守。”

智坚被他的滴水不漏惊了惊,赶忙道:“小僧马上派人下山,去鸿胪寺报案!”

李彦摆摆手:“去吧!”

唐初的时候,鸿胪寺中的崇玄署,就是管理佛道教事务的朝廷机构,到了历史上武则天登基,僧尼的管理权,转给了礼部的祠部,道教则由宗正寺管辖,到了中唐,对僧道的管理大权转归功德使,祠部则负责度牒的发放。

无论哪个部门,一個寺院的三纲全没了,就相当于一个县衙从县令到县尉,全部被贼人杀害,这影响就太恶劣了,哪怕是偏远地方的寺院,都会惊动中央,更何况少林寺就在河南府,距离洛阳都很近。

李彦让智坚去向鸿胪寺报备,让对方派人前来,也正是以防万一,有管理宗教的鸿胪寺官员到场,可以避免事后横生波折,互相扯皮。

智坚领命去后,李彦才来到尸体前,查看振法和惠藏的尸体情况。

惠藏的尸体一目了然,与住持惠义几乎是一致的,后心中掌,然后脖子被扭断。

振法的尸体则略有不同,致死原因依旧是脖颈折断,但后心没有中掌。

李彦微微皱起眉头。

这案子很古怪。

凶手在明知道他来到少林寺的情况下,依旧将寺中高层一网打尽,动机是什么呢?

杀人灭口?

这三位少林寺的领导层,都知道某个秘密,必须将他们杀死?

这确实可以解释,但问题是惠义死后,惠藏和振法的态度明显是捂盖子,他则已经下山。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要灭口,也不该是这种时候。

振法已经是八十岁高寿,惠藏也是五十多岁的老者,想要除去这两人,完全可以等风头过去,暗下毒手。

现在用完全相同的手法,将三个人统统杀死,朝廷势必追查到底,凶手如果要隐瞒什么秘密,就能肯定这三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正好这时智坚回来了,李彦问道:“这三纲平日里可有留下什么书信日录?”

智坚道:“师叔祖没有这类习惯,至于主持和维那,小僧就不知了。”

李彦道:“看来你与振法关系最亲近,他身边有什么物品,你待会都取来。”

智坚这个时候异常积极:“小僧马上就去取。”

“先别急……”

李彦初步检查完这两位的尸体后,又看了看另外两个僧值。

然后发现这两个死者身上的伤势五花八门,连砖石砸下的痕迹都有。166小说

致命伤势则是锋锐的刀伤,全是鲜血,应该是划到了动脉,流血不止而亡。

李彦指着刀伤问道:“我昨日见你们寺内的僧人,用的都是长棍,这刀伤和砖头是怎么回事?”

智坚尴尬地道:“我们少林武德充沛,所用的武器不免有些杂,但肯定没有弩器,请李机宜放心……”

李彦不置可否,转身看向广场上的僧人:“你们寺内上下,都在这里了?”

智坚道:“还有一些昨晚受伤的,在各自院中养伤。”

李彦道:“把他们也给唤来,实在不行就抬过来。”

智坚有些不情愿,毕竟那些受伤的僧人形象实在不太美观,像是江湖子斗殴。

但现在他们没有底气违抗了,被李彦目光淡然的一扫,浑身一激灵,只得吩咐下去。

不多时,又有几十个僧人稀稀拉拉的来到广场,大部分身上都带着伤势,凶悍之气暴露无遗。

安神感见了冷笑道:“好一处佛门清净之地!”

李彦不逞嘴上痛快,继续道:“你再仔细看了看,寺中还有没有遗漏人员,是不是全部聚集了?”

智坚等僧值上前仔细察验人数,果然发现了有几位未到,又去喊人。

李彦耐心的等待,直到少林寺六百多名僧人全部齐聚,才开口道:“现在开始,查验每个少林僧人的度牒!”

此言一出,众僧一阵骚动,智坚瞳孔收缩,干声道:“李机宜不是要追查凶手吗?”

李彦提高声调,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这正是追查凶手的第一步,度牒是佛门僧人的身份证明,必须详查,内卫听命,仔细搜查每个僧人的度牒,验明家乡口音,过往经历,入寺经师,御史核实,不可有丝毫遗漏!”

安神感带着内卫轰然应命:“是!”

眼见这些精明强干的内卫走了过来,不少僧人脸色惨变。

灭佛都灭了两回了,前车之鉴摆在那里,朝廷也知道这些出家人的数目不能多,为了控制,唐朝的度牒制度,单看规则还是很严格的。

想要获得度牒的出家人,要先拜师,精勤修学,然后经由师者推举,再经过政府批准得度,两京度僧道时,还得御史一人到场核实,最后才可领取度牒,成为政府承认的合法僧道,而一旦僧道还俗或去世后,就得将度牒归还官府,严禁转让。

为了对僧道进行统一管理,唐朝还建立了专门的僧道户籍,和民户一样,三年一造,户籍一式三份,分送县、州和鸿胪寺,以备不时检查。

当然,制度完善归完善,实施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