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6章 默契(1 / 2)

第126章 默契

“马总你好!”

“徐先生你好!”

时间是12月10日,周五,上午。

地点是燕郊镇马赛克科技公司。

时隔数月之后,徐正华终于又一次见到了马吉。

但即便是这一次的见面,他脸上却依然笑容很少——似乎他这个人每天都是一副板着脸的样子,倒也不是什么所谓的苦大仇深,纯粹就是有一种严肃感。

事实上,他应该是已经在笑了。

但依然严肃。

条件已经谈拢,徐正华今天过来,是来签约的。

因为另外两家对于马赛克的高要价望而生畏,直接退出了这一次的融资,因此条件当然要做一些适度的调整——不调整的话,马吉达不成本来融资的目的。

经过两轮不算艰难的谈判,最终决定,徐正华投资320万,拿到马赛克公司8%的股权,外加一席董事——这就意味着,马赛克科技的最终估值,被下调了一点,由4250万,调整成了3680万。

这将很有可能是马赛克公司谋求上市之前的倒数第二轮融资,下一轮,就要放金融资本入场,为上市做准备了。

而谢淑仪为徐正华争取到的条件就是,在下一轮融资中,徐正华将拥有跟投的权力,以确保他在公司中会拥有这一席董事的席位。

这个条件本来应该极难拿到。

因为如果没有中间再来一轮的话,下次金融资本入场,徐正华的股权不被稀释,他的这个8%,就将保留到上架前夕——这几乎预定了他在上市后都能拿到不低于5%的股权。

但是在马吉不知因何的默许之下,徐正华居然顺利地拿到了这个条件。

于是顺利签约。

为了这一次的签约,事实上就在之前的两天,徐正华还被谢淑仪带去帝都本地的一家银行,签下了多份贷款协议。

正华音乐以手中持有的《爱的初体验》的版权和未到账收益,质押贷款300万,以支撑接下来几个月的支出。

徐正华个人,以《爱的初体验》的版权和未到账收益,以及《短发》、《千千阙歌》等四首歌的未来版权收益为抵押,贷款400万元。

而在签下这些贷款协议之前,谢淑仪还代为跑了一趟唱片公司,去分别把《千千阙歌》等四首歌的版税,又结算了两百多万回来。

在上周,徐正华跑商演还挣了大概百万出头。

去除给夏晶晶买房子的60万,预留出给谢淑仪买房子要支付的20%首付100万,徐正华现在账户上躺着700万出头。

应付本次投资的320万,毫无问题。

正华音乐的账户上,也保留着330多万的现金,接下来无论日常开支,还是徐正华的单曲、专辑的发行,包括袁维的《我们的爱》的发行资金,都已经没有问题了——暂时计算,正华音乐现在的账户资金基本负数,但关键是,他手里已经储存好了相当一批的优质版权,只等作品上市,每一首都是一台提款机!

所以资金问题,目前对徐正华来说,已经不存在。

投资协议一签,大家就是自己人了,马吉脸上的笑容也似乎又多了一点,甚至还主动邀请徐正华和谢淑仪到他的办公室去,一人给倒了一杯酒。

谈起他的产品计划和上市计划,他逐渐兴奋起来。

而且关键是他很喜欢徐正华的表态:徐正华的这笔资金进来,虽然要拿走一席董事席位,但并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也承诺绝不干涉马吉的业务决策,只是会定期查账,监督公司的资金使用。

这样的投资人,当然是最受创业者欢迎的。

“我会让你挣大钱的!”

马吉摇晃着手里的酒杯,表情自信而鹰扬,自有一股说不出的傲气,“明年上半年,我们一定会顺利的完成最后融资,下半年上市!只要上市,你今天投入的这笔钱,到能够套现的时候,至少能翻个番的套出来!两年,至少让你翻一番!”

徐正华用哈哈大笑来回应他。

事实上,按照他上辈子所听说过的那些互联网公司的玩法,如果一个互联网公司都运作到上市了,两年时间只让投资人的钱翻了一番,那实在是失败之极!

但是当然,互联网眼下实在仍是一个新到不能再新的新概念,互联网的未来如何,出口在哪里,甚至能不能有前景,互联网企业能不能顺利上市,都还是完全的未知数,所以,马吉现在说的这个话,其实只是在吹牛。

或许他自己是坚信的——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总是有一种迷之自信,支撑着他们取得开创新时代的伟业。

但除了他之外,大概也就徐正华这样的人会真的相信了。

否则的话,另外两家投资人,也不会因为马赛克的要价太高而秒退。

总之,还算愉悦的一次见面。

上午十点半,徐正华就告辞出来,马吉傲气地只送到他自己的办公室门口,但徐正华也丝毫不以为忤,跟谢淑仪一起下楼上了车之后,就驱车直奔附近几公里之外的另外一家公司——一家同样与苹果园为伴的公司。

叫做“金码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是专门研发商用交换机的,也是一家初创公司,目前手里已经握有多项专利,但研发仍在攻坚阶段——因为需要绕过国内一家专门做电话交换机的公司的不少专利,所以这一步很难。

他们准备融资100万进来,再招一批科研人员,来加快攻关速度。

这是他们的第一轮融资,所以理论上来说,算是天使轮。

资本的嗅觉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极其敏锐的。

比如说,随着国内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顺利推进,随着很多小网站在下半年开始陆续的上线,这两个月甲骨文的股价一直在涨,而浏览器研发的方向,也开始有人试试探探的想要接触和了解了。

但在更多数时候,资本又是特别短视的。

互联网这个概念,还没有彻底兴起,它目前还只能算是投资圈内部争相讨论的一个话题,但真的愿意在现在这个时候就冒险下来试水的,却并不太多。

他们正在试试探探地伸出一根手指,想试试水温。

却要么贪婪,要么恐惧。

金码头公司之前已经接触过多家私人投资公司、甚至也找过大投行,大家都表示很有兴趣,但谈了两三个月,却愣是一家都没谈下来。

有些夸张的投资公司,只给20万,却要求拿到10%的股权。

纯粹试水的玩法。

有些愿意砸50万进来,却要求20%的股权——天使轮要是这么弄的话,将来就算能把公司弄到上市,公司也已经不属于两个创始人了。

人家创始人虽然都是偏技术向的,但不傻。

一直到碰到谢淑仪,双方才算是谈出了一个让彼此都算满意的结果。

因为徐正华坚信会赢,不怕赔,且目的只是上车。

所以条件比之其他人,都要宽松许多。

最终谈下来的结果,是徐正华出资100万,换取金码头公司16%的股权——公司在初创阶段,暂时不会成立董事会,一切都由股东会来决议,但如果成立董事会,这些股权,甚至让徐正华可以争取派两个人进去了。

而有了这100万的资金进来,就够金码头公司烧个大概半年了,如果在半年之内能够完成技术攻关,到时候就可以顺势开始下一轮融资——那一轮融资,就可以考虑到组织生产的问题了,而金码头,就已经可以算是有些气候了。

当然,没能达到预期,钱就已经烧完了的话……

总之,也算比较愉快。

金码头的两位创始人都是偏理工科的性格,都不是很健谈,但明显都是能做事情的人——这让徐正华很满意。

公司的下一轮融资,徐正华将拥有保底10%股权不被稀释的权力,一旦股权有可能被稀释到低于10%,他可以跟进参投。

再下一轮,他依然拥有8%股权不被稀释的权力。

说到底,主要是现在的资本其实还不太青睐他们这些企业的关系,导致他们这些创业者腰杆儿还不够硬,所以能够拿到不错的融资条件。

在徐正华看来,或许只需要再过一年,就会很难再拿到这样的条件了。

签约完成,还在两位创始人的办公室里喝了杯水,但最后就婉拒了留下吃午饭的邀请,跟谢淑仪一起上了车,回帝都去吃饭。

坐进车里,谢淑仪明显也是松了口气的样子,却是不由的叹口气,“四百多万呀,就这么撒出去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回头钱。”

徐正华哈哈大笑。

他伸手搂住谢淑仪的肩膀,笑着说:“大不了就是个赔干净,没关系的。”

谢淑仪扭头瞪他,“胡说!都是我帮你谈下来的,到时候就算你不怪我,我都怪自己!四百多万呢,够我挣一辈子的。”

徐正华继续哈哈笑,把她搂过来脑袋抵着脑袋,“真没事儿的!不止这些,接下来咱继续投,我争取明年上半年之前,把所有挣来的钱,都砸进去,不求多,只要求上车,咱投他个十家二十家,有一家最终能跑出来,就赚翻啦!到时候我就不用辛辛苦苦的唱歌了,你也可以安安心心的当个富家太太,多好!”

谢淑仪白了他一眼。

但这一次,她没敢再提谢淑敏的名字。

怎么办呢?

劝不好了似的,这次他俩都是如此的坚持!

只要一提谢淑敏的名字,他的脸就会板起来,偏偏那个傻丫头还不自知,到现在也不肯低头——但自己不行啊,淑敏会恨自己一辈子的。

“对了,前几天不是刚帮你买进了200万的甲骨文嘛,昨天我看收盘价,你已经挣了大概15万了,眼光不错!”

最近半年多以来,随着成就越来越大,越来越成功,当年自己身边这个乖巧的小师弟,正在变得越来越霸道,甚至现在就连自己也不得不慢慢调整跟他一起共处的姿态,“不过现在蒋小米依然在嘲笑咱们瞎买!”

“瞎买?嘁!等半年后你再看!”

徐正华大喇喇地回答。

但很快就发现不对,“嗯?这你也跟她聊?”

私人关系归私人关系,牵涉到客户的资产配置这个话题,其实谢淑仪作为他的私人会计师,是有义务为他的投资保密的。

但谢淑仪抿嘴一笑,说:“我把我这两年存的钱都拿出来了,信你一把,我也跟着你买了五万块!我跟她说,是你给我推荐的。”

咩?

很不错哦!

“不错不错,放心,包你赚!赔了我给你补上!”

他拍胸脯打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