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97章 明廷的应对(2 / 2)


但从之前戚威在涿州城做的汇报来看,这一次鞑子入关明显是将李子霄的白龙军,和普通明军区分对待了。

鞑子骑兵在对待白龙军时,显得极为谨慎,再也没出现过鞑子骑兵肆意冲杀白龙军列好的火枪兵阵列了。

这些原本在鞑子看来,冲过去便能随手砍死的步卒,已经被他们当成了自己最大的克星。

而且,这一次鞑子顺着运河南下的鞑子,足有八万余人,而李子霄这次手里只有五万余人,鞑子还是由多尔衮统帅。

不管是对于鞑子普通士卒的战力,还是多尔衮的统军能力,李子霄都不敢轻视,否则是一定会吃大亏的。

所以,面对李岩的委婉的提醒和建议,李子霄虚心接受,应道:“是啊,鞑子既然已经攻破天津了,咱们再去也没用。

鞑子在天津的劫掠,只是能耽误他们两天的南下时间,咱们要超过他们,提前赶到山东境内布防。”

“对了,李岩,本爵让你去济南联系德王,以及联系山东总兵刘泽清的信使,你可派出去了?”

李子霄突然想起这件事,赶紧对李岩问道。

“爵爷放心,今天凌晨的时候,卑职就已经派出信使去济南联系德王了。

不过,此时山东总兵刘泽清到底在什么位置,卑职也还不清楚。

之前卑职得到的消息是,刘总兵还在青州筹集钱粮呢,也不知道他们出发了没有。

但卑职还是派出了一批信使,前去青州的路上,或许能找到刘总兵。”

听完李岩的话后,李子霄摆摆手道:“算了,本爵这次进山东抵御鞑子,就没打算指望刘泽清这个山东总兵。

就凭鞑子入关已经过去二十多天了,他竟然还没将集结起的勤王大军开出山东,便可知他手下将士都是些什么货色。

这次他只要不给本爵拖后腿就行了,咱们这次要联手的主要对象是德王,其次才是刘泽清。”

三年前,在上一次鞑子大规模入关劫掠时,多尔衮和多铎率领的鞑子大军,就曾杀到济南城下。

按照正常历史进程,那一次鞑子是能攻破济南的,除了将济南抢掠一空外,还杀死了德王朱由枢的。

可是,那一次也恰好是李子霄组织第一次北征鞑子,李子霄手里兵力虽不多,但却俘虏了鞑子豫亲王多铎,要挟多尔衮放弃了攻打济南。

因此,保住了济南城,也让德王朱由枢也逃过了一劫,得以继续在富庶的济南城内,做他的王爷。

因为这个缘故,德王朱由枢对李子霄非常有好感,不过李子霄之前在江北对泛滥的私盐动手,损害了德王的利益。

德王虽然并没有因此和李子霄翻脸,但双方之间的联系,也变得稀少起来。

但这一次,李子霄又得和德王打交道了,因为李子霄入山东后,济南城是他必须要去的。

李子霄不可能放任鞑子打下济南城,因为济南可是他看中的。

“走吧,命令全军加速行军,不去河间府了,直接去山东,首站是德州。”

随即,李子霄下令,让白龙军更改行军路线,直奔德州而去。

德州是山东的北大门,也是一座人口众多的城池,如果李子霄所料不错,德州定然会被鞑子选为攻击目标的。

而就在李子霄正在朝着德州行军的时候,他派去和卢象升联系的信使,也终于将李子霄的书信,带给了卢象升。

“哈哈,李子霄啊,算你仗义。来人,备马,本帅要入宫面圣。”

卢象升在得到李子霄的书信后,便知道李子霄决心亲自带兵入山东迎战多尔衮的鞑子大军。

同时在涿州,给自己留下一万士卒,由戚威率领,可以交给他指挥。

李子霄建议卢象升,挑选部分明军精锐,在吴三桂率领关宁铁骑等边军人马赶到京城后,便可由他亲自率领,前往山西对付鞑子。

对于李子霄的建议,和卢象升想的不谋而合。

卢象升之前的打算,就是自己去对付山西的鞑子,让李子霄去对付山东的鞑子,绝不能坐视鞑子在国内大肆劫掠。

很快,卢象升就来到皇宫,见到了崇祯,将李子霄的提议,告诉了崇祯,希望得到崇祯的同意。

“好,朕准了。现在朕封爱卿为这次抵御鞑子作战大军主帅,李子霄为副帅,分别负责山西和山东的战事。”

崇祯最终也只能同意李子霄的提议。

当然,卢象升在向崇祯汇报时,将这说成是他的提议,而不是李子霄的,毕竟卢象升知道崇祯现在对李子霄印象不太好。

甚至于,崇祯在心里,还真不想给李子霄一个副帅的职位。

但随即崇祯一想,这次要想抵御住杀进山东的鞑子,估计他还得指望李子霄,指望山东总兵刘泽清,恐怕不太靠谱。

无奈的崇祯,最终还得封李子霄为副帅,名义上仅次于卢象升。

崇祯相信,以此时李子霄的嚣张跋扈,或许他也就只甘心屈居于卢象升之下。

这要是崇祯封刘泽清为副帅,让李子霄入了山东后,要听刘泽清的指挥,崇祯相信李子霄绝不会干的。

皇帝也要向臣子妥协的,特别像现在这样,崇祯这个皇帝处于弱势,李子霄还是一个‘藩镇’,崇祯再无奈也只能让步。

时间到了九月二十日,戚威也收到卢象升派人送来的命令,让他率军北上先和他汇合。

同时,卢象升也在他手里的十万大军中,挑选出了两万精锐,又让通州的洪承畴送来三万明军精兵。

让卢象升手里暂时有了六万精锐,这是他准备带着入山西和鞑子作战的。

而卢象升现在就等,吴三桂率领的两万关宁铁骑抵达京城了,到时候他便有胆气去山西阻止鞑子了。

吴三桂进入山海关后,行军速度稍微快了起来,但依旧和他们骑兵速度不符。

要知道,鞑子的骑兵先锋,可以一天内强行军近百公里地,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按说不会输给鞑子多少。

但吴三桂率军入关后,行军速度也不过才一天四五十里,对于骑兵来说,这基本上算是很慢了。

直到吴三桂接到自己派出去探子传回来的消息,鞑子已经离开京城,朝着山西和山东而去。

到了这个时候,吴三桂才下令让全军全速行军。

在吴三桂赶到京城之前,其他几路人马,比如此时的宣化总兵李辅明,蓟州中协总兵唐通,西协总兵白广恩等将领率领的人马,也纷纷抵达京城。

为此,崇祯特别下令,洪承畴,李辅明,唐通,白广恩等明将合军一起,兵力超二十五之多,全部驻扎在京城附近,保卫京城。

卫京部队以李辅明为主帅,洪承畴,唐通,白广恩三人位副帅,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拱卫京师。

即便此时鞑子东西两路大军分兵,分别奔着山东和山西而去,但崇祯依旧不敢放松对京城的防卫。

鞑子骑兵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崇祯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鞑子队伍又杀回来,威胁到京城。

至于对付南下山东,和西入山西的两支鞑子大军,崇祯准备全部交给卢象升和李子霄等人,去负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