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章 满满都是事(2 / 2)


贾母抬手唤宝玉,目光严厉的瞪向贾琏,刚要开口,贾琏先一步说话了。

“这些都是我费心问询姑父读书清单,而后搜集而来的。这里才是一箱,外头还有十箱。我想着既然姑父年少时熟读这些书后便高中了探花郎,想必以宝玉的聪慧将来必定也会如此。咱们家里头的人可都知道,宝玉是个最聪明伶俐的,有读书天赋,哪像二哥我笨得跟什么似得,也就只能没出息的帮衬着管家罢了。”

贾母一听贾琏如此用心对待宝玉,对宝玉报以如此高的期待,顿时乐了。

“琏儿可说了,咱们宝玉将来有可能超过他探花郎的姑父!”贾母甭提多高兴了,乐呵的把宝玉揉进怀里,摩挲着他的脑袋瓜儿,“咱们家宝玉就是聪慧,将来定然能光耀门楣,科举出仕,弄个大状元郎当当。”

宝玉见贾母也不帮自己,泪打在眼圈儿,低头彻底蔫吧了。

王夫人把宝玉拽到身边而来,仔细提点:“别的不说,你二哥这话说的有理,从今天起你定要好生熟读背诵你二哥给你带回来的这些书,这个家也就你能有指望在读书上头有出息,可要争气,给我和你爹争脸。”

宝玉讪讪地点头,不敢有半点反抗。

贾琏见差不多了,便告退回去。一进院门,他便直接挽起袖子去瞧那些已经发了芽的牡丹苗,涨势好的有二百余颗。贾琏命梅果把这些苗子移栽分盆。

次日,贾琏便召集各处庄子的管事,再次确认他走之前分派下去的种植计划,另带了两袋子马铃薯就近去了一处庄子。

管事打开袋子,拿出一颗颗圆滚滚看着像地瓜又比地瓜圆的东西,上头还有很多芽眼,长了小芽。

“二爷,这是?”

“马铃薯,简称土豆,是我从两个荷兰人那里买来的。”贾琏拿起一把小刀,叫他们照着土豆上的芽眼切割,然后指挥他们该如何埋在土里。

贾琏很珍惜的握着手里的土豆,嘴角扬起一抹微笑。等夏天的时候,那两个荷兰人还会带更多的土豆过来。这东西耐寒、高产,特别适合在只能生长莜麦的产量低的高寒地区,可以有效地解决贫寒地区的温饱问题。

今年是歉年,已有不少贫寒地区的百姓食不果腹,流落到扬州做苦力。如果到了荒年,颗粒无收,情况会比现在恶劣百倍甚至千倍。他作为来到这个异世界的农学教授,连这里百姓们的基本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就太失败了。

管事不太懂琏二爷的解释,不过既然是二爷的吩咐定然有二爷的道理,他谨记在心,定然好生照顾这些‘圆地瓜’。

贾琏本还打算再去饲养场看看,蒋子宁突然派人来,很急迫的催促他过府一趟。

贾琏还以为蒋子宁的事儿出了什么岔子,立刻就赶过去。

“嗳,琏兄弟!”蒋子宁匆匆迎过来。

贾琏看他。

蒋子宁凑到贾琏耳边:“扬州的事儿我昨晚就跟老太爷说了,效果不错,但当下还有另一件事,家里来了贵客,指名要见你。”

贾琏听蒋子宁说是四皇子,不算意外,痛快地进门行礼请安。

“贾琏,久仰大名!”鄞祯咬牙浅笑,这个‘人才’他已经等很久了。

贾琏听闻这位皇子的话语里有讽刺之意,道了句“不敢”,再没多言。

鄞祯瞧他还有脾气的,哈哈笑起来,问:“你可记得本皇子?”

“记得。”其实贾琏从进屋时就认出鄞祯,心里就惊讶过。原来他故意散布消息‘算计’的四皇子,竟然正是那时讨水喝的贵公子。当时送水后,他故意引起对方的注意,是考虑到京城贵圈就那么大,以后再遇见或许能‘有用’。没想到这次老天帮他,‘有用’加上‘更有用’了。

鄞祯大笑,叹有缘,浅问了贾琏几句话,便欣然离去。

“奇了怪了,点名要见你,却这么快就走?”蒋子宁纳闷道。

贾琏笑了笑,心里略微明白些,大领导任用关键人物的时候总要先经过几番考察后才能决定。

没关系,他有的是耐心,不管是谁做当政者,都不可能忽视“农”的问题。

平原侯坚持要留贾琏吃饭。

贾琏估计平原侯是想要他的证词,便在与其吃酒的时候坦言了经过。

平原侯早发过火了,但听贾讲述经过的时候,仍气得满面通红,一掌拍裂了桌角,“这件事幸亏你和林大人处理的得当,不然我可怎么对九泉之下的大儿子交代啊!小友,请受老夫一拜!”

贾琏忙搀扶起平原侯,“我们没做什么,真正受害的人是您孙子,要紧的是您该做什么!”

平原侯听贾琏提醒,当即就恨恨地咬牙道:“老夫绝不会饶过蒋青山!”

平原侯直呼其子之名,可见其恨意之深。

毕竟是人家的家事,贾琏不好再多过问,略微宽解了几句就告辞了。

贾琏刚到家,兴儿便特地来报:“小的打听了,今年二太太庄子里种得稻米全都是从金陵运来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