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章(1 / 2)





  后半句话,却是对霍老祖宗和邢氏说的。

  对此,在场的人并无异议。事不宜迟,霍老祖宗派了心腹丫鬟香凝去请赵姨娘过来,还特意交代清楚将言哥儿一并偷偷抱来。因着此事不能张扬,过继的仪式也不能到后山的祠堂举办,便就在主屋内老太太平时诵经的地方简单布置了一番。

  赵姨娘匆匆抱着言哥儿赶了过来,一进门便被屋子里面的严肃气氛吓愣住了。几乎同前次审问霍大爷一眼,这次霍老祖宗也高坐在八仙主桌上,八仙贡桌上安放了象征侯府主人的印章,用着红布绸子盖住,在它前面还放了一个精巧的香炉,旁边摆放着三支未点燃的细香。细香旁边有一直瓷白色的青釉云彩玉碗。而在供桌前端,则放了一对锦织暗纹的蒲团。

  她忐忑不安地拜过了众人,在最末端的交椅上半坐了下来。霍老祖宗道:“把孩子抱上来我瞧瞧。”赵姨娘又连忙起身,恭顺地将襁褓小心翼翼交给了老夫人。

  霍母瞧了一眼,孩子在熟睡中,依稀记得比前一次瞧着长开了些。眼眉端的是俊俏秀美,应该是继承了赵姨娘的好样貌。她心头一软,想想好歹也是侯府的骨血,倒是露出一两分笑容叫了下乖孙儿,又郑重地摸出一个玉佩戴在了孩子身上,然后交给了邢氏。

  然后才对赵姨娘淡淡道:“言哥儿自小聪明伶俐,又是你们大房的长子。往后便过继道大奶奶名下好生嫡养了。”

  赵姨娘闻言便呆住了,犹如五雷轰顶一般。

  她回过神来,立刻跪倒在地,猛地咚咚咚对着霍老祖宗磕头道:“老祖宗,孩子太小,吃喝均不能自理……只怕,只怕会惹了大奶奶心烦。奴婢虽然蠢笨,针线小食却还是拿得出手,断然不敢委屈了言哥儿。不如……不如让奴婢自个儿再带养个三五年,这期间定会教育他大奶奶乃为嫡母,不敢妄做它想!求求您开恩,求求您开恩!”

  说完,声音都哽咽了起来。

  霍老祖宗不为所动。赵姨娘又哭着求霍大爷,后者干脆背过了身去,看都不看她一眼。邢氏狠了狠心,轻声道:“你且放心,我们定不会亏待言哥儿。他跟着……我们,只会得到更多的庇护。”

  赵姨娘哪里听得进去,又对着邢氏猛磕起了头来。言辞间全是请大奶奶高抬贵手。

  霍老祖宗终于勃然大怒:“好你个赵姨娘,这是多少人盼都盼不来的事情!你倒好,居然还挑三拣四讲条件!你到底懂不懂,大房嫡长子是什么金贵的身份?你不要,其他房的可是排着队上赶着来。”

  赵姨娘还想说什么,一旁的霍定姚拉住了她,对她缓缓摇摇头,又偷偷指了指英王妃。赵姨娘似乎有点不明白,霍定姚急了,用口型说了两个字。赵姨娘本就聪慧,一看之下顿时脸色大变。她依依不舍地看了邢氏手中的婴孩儿一眼,尽管泪流满面,再抬起头时,却一字一句如泣血道:

  “奴婢糊涂了,生为母亲,只想着借着言哥儿能多几次讨得老爷欢心,却不曾想过他跟着奴婢,以后只会是个下人,根本没有出息!奴婢……多谢老祖宗和大奶奶提携……”

  其实无论赵姨娘同不同意,最终霍母和大老爷决定的事情都不会改变。只不过堵了赵姨娘的嘴,往后也少了更多的乱子。

  赵姨娘安静下来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在霍老祖宗的主持下,霍大爷首先上了三炷香,祭告列祖列宗侯府嫡子之名,接下来邢氏也跟着添香祭拜,然后跪在供桌前,赵姨娘抱着孩子跪在另一边。因为行事私密,霍定姚则负责端来了两个玉碗,将其中一个摆放在两人的中间。

  另一个则拿到了大老爷身边。

  霍大爷先取了针,微微刺破了手指,朝碗中滴了两滴血,赵姨娘面上微微有些难堪。霍定姚偷偷给她使了一个眼神鼓气。这样做虽然是为了验证侯府传人血统纯正,但同样也让人十分羞耻,毕竟只有不贞洁的妇人才会被如此对待。

  赵姨娘只顿了一下,一狠心也将孩子的手指刺破,滴入了两三滴血进去。没一会儿便和大老爷的融合在了一起。

  然后邢氏取针刺破指尖,滴了几滴血进入另一只碗。赵姨娘同样也将孩子的血滴进去了些许。霍定姚对此十分不能理解,自己的母亲和赵姨娘又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也得非要赵姨娘的孩子能和自己母亲的血融合才能算正式过继?后来听说这是祖宗立下的规矩,和当家主人滴血是为验亲,和当家奶奶滴血是为了证明嫡母与庶子也是有缘。

  霍定姚撇嘴,她十分怀疑,这规矩的后半条应该是某位当家奶奶立下的,真正的目的还是将庶子拿捏在自己手里。

  不管怎么,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碗里。

  再瞧双方那血,分别从碗的两侧花落了到了碗底,慢慢的,先是渐渐汇聚,最后彻底地交融在了一起。

  孩子开始啼哭了起来,英王妃端来了牛初乳,安慰道:“这里面放了安睡之物,也免了孩子受苦。”

  喂下之后孩子又熟睡了过去。

  众人都松了一大口气,特别是霍大爷,脸上神情放松了下来。霍老祖宗十分满意,道:“言哥儿能养在大奶奶膝下,是这孩子自身的造化了。这也是天注定的,若是祖宗显灵,想必也是老祖宗也是认同的。”

  说罢,取出了族谱。霍大爷亲自提笔,将霍安言的名字在嫡长子的位置,端端正正写了上去。

  做完这一切,赵姨娘浑身一震,仿佛迅速苍老了。她跪下叩拜了霍老祖宗和大奶奶,转身离开了主屋,没有回头再看一眼。霍定姚心中不安,悄悄跟到了花厅,忍不住出言道:“祖母和父亲也是逼不得已。言弟能离开侯府,是最好的安排。”

  赵姨娘停下了脚步,回头扯出了一个苦笑:

  “我也明白。从十小姐对我暗中比划出‘出府’那两个字的时候,我便明白了这一点。这段时间,咱们侯府是个什么样子,老爷们和奶奶们的争吵,外面官兵的围剿,还有下人们的惊惶,我如何没有看在眼里。我的孩子能够被英王妃带走,于他是最好不过的安排。可骨肉至此分离,于我却是生不如死……”

  霍定姚望着她离开的背景,心头也茫茫然不知所措。再回到里面,英王妃已命身边的心腹丫鬟抱住了孩子,裹在了披风下面,还将族谱也一并藏了起来。桌上桌下的东西也收拾干净,仿佛方才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般。

  英王妃再一次拜别了霍老祖宗,几乎就要挥泪之时。前方却隐隐约约又传来了喧嚷之声,还夹杂着哭喊。不待几人脸色大变,便瞧见张全几乎是抖抖索索滚爬了进来:

  “老夫人,大老爷,宫中来人了!说是带着皇帝的诏书,要您和老爷前去接旨!”

  ☆、第57章 手谕

  宫里是来人了,不仅带来了手谕,还浩浩荡荡带了一大队兵勇。领头的居然又是那个曹贵全。不过这次,他明显趾高气扬,指挥着自己手头的人将侯府的老爷奶奶们“请”了出来,又将侯府的管事们和守正院的媳妇子、丫鬟们赶到了正院大中央,推推搡搡,十分不客气。

  那太监见到这一幕,忍不住皱了皱眉,却到底没有说什么,只是例行公事一般等着侯府的人乌压压跪了一排后,才开始传达皇帝的意思。

  全府的人大气不敢出,便是老祖宗,也规规矩矩行了三跪九叩的接旨大礼。所有人都惊魂不定,有几个胆子小的丫鬟几乎都晕了过去,惹来了一阵骚乱。

  霍定姚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她捏紧了手心,拼命回忆前世的经历。是了是了,上一次她们侯府遭难是在好几年之后,那个时候皇帝已经驾崩,而且太子和四皇子已经开战,父亲他们也确实是投靠了太子,最后太子失利被杀之后,才被抄家的!而这一次,虽然“侯府折子”上的内容惹恼了皇帝,但肯定罪不至死吧?!

  她人小,又跪在了邢氏的身后,按捺不住偷偷抬起头,紧紧盯住了来宣读的太监。

  皇帝的诏书很明确,曰永定侯府懈怠失仪、制堪虚妄,以偏颇之行为,损朝政之事。不但犯下闯宫大罪毫无无悔改之意,竟又上表冲撞圣颜。拉拉杂杂了一大堆,重点终于便来了:皇帝将侯府削去了爵位,革除了所有功名,收押大理寺。

  霍老祖宗颤抖着,在霍大爷和霍二爷的搀扶起,磕头后起身接过了手谕。霍大爷和霍二爷还取下了官帽花翎,几乎是饱含着热泪捧了出去。

  几位奶奶当即就哭开了,更有的吓得花容失色,呆若木鸡,像是连哭都不会了一般。林氏拉着霍二爷的手,哭得十分凄惨,上气不接下气:“老爷……您受委屈了……”

  邢氏也含着泪,默默站在大老爷身边。

  主人们哭,下人们也陪着哭,只不过更多的是哭自己可怜的身世和命运。侯府倒了,指不定他们会被发配到哪里去贱卖贱卖,便是以往体面的大管家和管事媳妇子,也难逃一并跪在街上被人当牲口般挑选的命。背景更差的美貌丫鬟更吓得瑟瑟发抖,若遇到黑心的,被卖进勾栏院都是难说的,一想到这样她们更哭得不能自已。

  妫氏瞪大了眼,傻傻立着,突然冲到了最前面,一把抓住了那个大太监:“公公!我们老爷从来不曾参与过这些事情!根本没有闯宫!也没有触怒圣上!为什么连我们老爷的功名也被革了去?求求您,帮我们向皇上求求情!”

  众人未料到她会来这么一出,都惊呆了。触犯了前来宣旨的天使,等于欺君犯上,霍老祖宗两眼一黑,失声道:“孽障!无知妇人!你们还不赶紧把她给我拉回来……”

  那太监倒是冷冷一笑:“求情?求什么情?你们还能说出请求这两个字,明安侯府、泰陵公府、忠勇铁将军府,因着太子的缘故同样惹恼了圣人,却是连字都不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