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节(1 / 2)





  可宝茹自己知道,晁月娘情急之下与金瑛争吵,哪里还有恁般心眼捎带自己。而金瑛确实是在拿自己当枪使,虽然其中并不见得有什么坏心,只不过是她对晁月娘的反击罢了,但宝茹又不是圣母,金瑛拿她这样,难道她还要凑上去么。

  “你们两个说话怎么又捎带上宝茹了,你们非要吵闹就去外面,正是歇息时候,你们不劳累,我们累了呢!哦,你们是不累,我们上午做了一上午郑娘子的功课呢,你们只在屋檐下吹风呢!”

  还是龚玉楼快人快语,其实宝茹一伙儿三个情商都是不低,就是看上去平常最没心没肺爱吃爱玩的玉楼其实都是十分乖觉的,宝茹一点也不奇怪她看出金瑛的小心思。

  龚玉楼现在烦透了晁月娘和金瑛,她本来觉得金瑛还好,但是金瑛这样利用宝茹,她立刻就觉得她面目可憎了。她就是那样颇有侠气的女孩子,周媺和宝茹是她最好的朋友,是她最在乎不过的了。

  玉楼这样一番话夹枪带棒,晁月娘与金瑛却收了声,把头一转,不看对方,虽则还是剑拔弩张的样子,但看的出来,她们是不吵了。

  晁月娘咬了咬嘴唇,十分懊恼,自己与那破落户争什么!虽然晁月娘与宝茹不对付,但是只怕她自己也察觉到了,她其实是有些‘尊敬’宝茹的。

  宝茹是学里的课长,平日里大家都默认她是个‘头’儿,长久以来当然有几分威信。就是晁月娘口头上再看不上,难道心里也没曾佩服过她几次,无论是料理事务,还是功课什么的。

  今天争成这样,表面上她不在乎提到宝茹什么的,但心里后悔死了!

  至于金瑛,心里也不好受。她不讨厌宝茹,刚刚说那话只是为了回晁月娘的话更有底气。她本以为大家都不会察觉到,但是龚玉楼这样说,宝茹也没站出来说话,定然是知道了吧。

  其实古代女孩子早熟,宝茹估计至少一半的女孩子已经看出玄机来了。

  几乎所有的女孩子都忍不住看向宝茹,不知宝茹要如何做。

  第26章 过节新衣

  宝茹要如何做?

  宝茹自己也很尴尬啊,事实上,她只想当没发生过。在她眼里这就是小学女生吵架的事情,从年龄上看确实也是,她怎么可能上纲上线呢?她只能在心里哭笑不得。

  “咳咳。”宝茹清了清嗓子,所有人都竖起耳朵来了。

  “往后歇息的时候还是安生些吧,这样吵闹,惊扰到了夫子她们,只怕要一起受罚喱!”

  宝茹只说了这一句,她的本意其实是给这一番吵闹作个结尾,示意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可不要再不依不饶。只是她再想不到,大家都能想得太多!

  龚玉楼给了她一个赞许的眼神,她觉得宝茹这句话软硬兼施,既让晁月娘和金瑛都有了台阶可下,又有了告诫的意思。

  其他人则是觉得宝茹定是还有些恼怒的,只不过她识大体,不想让事情不能收拾,只能不软不硬地顶了这一句。

  宝茹并不知同学们都是这样多的想头,她知道了只怕会觉得她们内心戏太多,自己应该没有那么高大上吧。

  至少宝茹是不怎么把这事情放在心上,哪怕是在同学看来最刺激的哪一句‘家里是没人的’宝茹感触也不甚深。她当然晓得这时候的人家家里要是没得个男丁,肯定是家里上上下下的心病,可宝茹的身世是那样,她又不是头一回做‘独生子女’了,她哪里来的忧虑。

  这件事宝茹没放在心上,坐着马车回家后她就彻底把这事儿忘到脑后了。

  家里这两天也是忙碌的,忙着准备中秋节吧,不过古代这样的忙碌在宝茹看来都是‘无事忙’。像她家这样的殷实人家,主妇不说不用工作了,就连家庭主妇也算不上啊,家里的家务可不是有丫鬟婆子么。每日里忙一忙消遣,这一日便过了。

  若是以前,宝茹是最艳羡这样的‘无事忙’的,只是如今她仿佛看见了自己以后几十年的生活。一成不变,没甚波折,不好也不坏。

  不等宝茹感叹一番,姚太太便把她叫去了,不为别的,只是为了给宝茹裁两身中秋节的衣裳。之前七夕节的衣裳到底没赶上趟儿,待做好了,七夕早过了。今次是中秋节呢,更隆重了,哪里能不要新衣裳!

  来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家里常用的潘裁缝的娘子,之前七夕节做衣服也是她来给宝茹量尺寸。因为宝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哪怕上回量尺寸隔的并不久潘裁缝的娘子依旧来了这一趟。

  潘裁缝的娘子本姓王,只不过她既嫁了这潘裁缝,大家自然改口,都叫她潘嫂。她老公潘裁缝手艺不错,原一直为为别家裁缝店做大师傅,前两年才自开店,如今店里只他一个师傅,又带着三五个小徒弟。至于潘嫂只专进女眷内宅,给太太姐儿量尺寸。

  今日她却不是自己一人来的,和她一同的还有一个与宝茹一般大的女孩子。穿着一件毛青布上襦,一件粉色棉布裙子。黑油油的头发只拿红头绳盘了盘头楂髻,耳朵上扎着一对银丁香。

  这女孩看着很伶俐的样子,不是别个,正是潘嫂的女儿,因家里排行第六,所以叫做潘六儿。潘嫂一直觉得自己一人出来,潘裁缝那些徒弟也不便和她出入内宅,连一个与她拿布料尺子的都无,十分不便。现下六儿也有十来岁了,又不是大小姐,每日和她进出内宅,帮一帮她倒是十分相宜的。

  潘嫂让六儿把提着的包袱打开,之前姚太太已经说了这一回要给宝茹做两套过节衣裳,这样的衣裳自然不是平常拿了薄绸薄缎做的家常衣服可比的。订好了要用苏杭那边织造府里出的罗缎尺头,这一回包袱里就是放的这些,只拿了样子让姚太太和宝茹挑呢!

  最后挑了又挑,选了又选,订下了一套遍地锦衣服,一套妆花衣服。一套是沉香色妆花缎子祆儿,翠蓝宽拖遍地金裙;另一套是大红遍地锦撒花通袖袄,翡翠撒花洋绉裙。

  其实宝茹并不想选这两套,实在是太光华耀眼了,她年纪这样小,怎压得住这样华贵的衣服。只是姚太太一力主张,她觉得自己女儿生得娇艳,正该做这样的打扮才好看,又是过节,有什么不好的。

  一高兴又让还做两双新鞋子,宝茹不忍阻了她的兴致,但是她真的不需要鞋了。她的鞋箱子里头有几十双鞋子,因为脚长得慢,不像衣服,不合身了便舍了出去,箱子都快盛不下了。

  宝茹真心觉得家里在她身上太靡费了些,后世工业进步,衣服的相对成本比古代其实是降低了很多。可就是那样,她那时候也没试过花这样多的钱置装。可能是她小家子气吧,总之衣服鞋子的利用率不高她总觉得太浪费。

  不过宝茹没说出来,看六儿的样子就知道了,她家虽然是做裁缝的,与那锦缎绸罗打交道,但她却都是穿些布衣裳。哪个女孩子不喜欢这些漂亮的布料,更何况十岁的女孩子也正是开始对打扮很有兴致了。六儿看着这些布料就十分艳羡,平常她摸一摸这些特别贵重的布料潘嫂都要拿那尺子打她手心喱!一是怕她手粗,勾坏了丝;二是这等布料不能随便洗,沾了灰可怎么好。

  宝茹觉得说出来自己都觉得矫情,便干脆不提了,只偶尔私下与姚太太说让少做一些衣服罢了。

  这一回是为了过中秋节裁衣裳,也不独宝茹一个人要裁,就是姚太太、姚员外、郑卓都是要裁的。只是不像宝茹这样繁琐,很容易就订了下来。

  因着这裁衣服的事,今日家里晚饭都比往日用的迟些。宝茹吃了晚饭再不听姚太太与她说要给裙子配个甚的边儿什么的,只说自己还有功课,往东厢房去了。

  房里这时候已经点起了灯,却是已经在厨下吃过饭的小吉祥在灯下做针线活。

  宝茹出声问她道:“什么活计要在这时候做?”

  小吉祥做活入了神,这才发现宝茹回房了,忙起身与宝茹倒茶,还要往厨下要热水与她洗漱。

  “先别忙呢!先说说怎么这时候做起活计来了,晚上就是点灯又能亮到哪里去,这样可伤眼睛!”

  在宝茹眼里,这蜡烛油灯的,就是有了玻璃罩,又能亮到哪里去?做针线本就费眼,如此这般,可不得弄坏眼睛。

  小吉祥手指搓着丝线,说话也不是平常爽利,竟有些吞吞吐吐起来。

  “就是做些绣活儿,嗯,出去可以托人卖了,挣些私房钱呢。”

  “你没钱花了么?”宝茹觉得有些奇怪,小吉祥在自己家里自然是包吃包住的,就连衣服也是按季裁制,月钱虽然不多,但是月月都是发的,怎么会缺钱呢。

  “不然先在我匣子里的碎银子里拣两块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