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章(1 / 2)





  周国公那种人,会真切地对谁生出愧疚么?

  愧疚因反思而生。

  知道反思的人,才明白黑白对错。

  周国公那种货色,连让儿子冒险的事情都做得出,会对欺凌过的女子有愧疚?

  薇珑不相信。

  想到周家的现状,再想到梁湛、安平公主、德妃三个月之内都不会有所行动,她心绪平静下来。

  站在对立面的人气势正盛的时候,不能心急,要保持冷静。

  他们无所行动的时候,自己就更不能心急,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力图做到谋定而后动。

  她吩咐荷风:“回去之后,告诉吴槐,我让他查的事情,不需急着给我交代。眼下先专心打理府里各项事宜,过完年再专注此事,给我一个详尽的答复。”

  回到家里,想到自己写给唐修衡的那封信,薇珑只觉得多余,没送到唐修衡手里实在是好事。

  假如重头来过的只有自己一个,也能这样做么?自然不能。

  说到底,是太过消极,打心底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便有些依赖他。这并非好事,这样发展下去,她很可能成为他的负累。要不得。

  但是,她并没将那封信销毁,想等到这些事过去之后再给他看。

  起码,是认认真真写给他的第一封信。

  当晚,她又给唐修衡写了第二封信。

  是一首藏头诗,前面七句首字分别是我、木、目、心、人、尔。

  第34章 更新(二更)

  皇帝的口谕传到端王府的时候,梁湛并没在王府。王府的大管家好一番打点,才让传旨的太监心满意足,允诺回宫之后不会提及这一节。

  梁湛身在周府。

  周府原本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德妃在皇帝面前求情的那些话,终究是分量轻了些,但周国公在要紧关头上了一道折子,更有程阁老帮忙委婉地说话,便没受到严重的惩戒。

  梁湛对自己那个父皇是很了解的,当真烦了谁,脸上不显分毫,下手却很重。

  原本他以为,周家起码要落得个褫夺封号离开京城的地步,但是没有,看到的比想象到的最好的结果还要好。

  单为此,他也得继续与周家来往。

  周家有临危不乱的人,还是能找到靠山、应对得当的聪明人。